时至年底,各种商品促销手段层出不穷,而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先拿货后付款的“零首付”。不过,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零首付”的背后,几乎无一例外都附加着较普通贷款更多的条件和费用,有意选择“零首付”的市民出手前要仔细斟酌。
“零首付”购车
售价和保险费增多
“零首付”促销在汽车销售领域应用最多,除“零首付”外,还有“零利息”、“零手续费”等。
据记者了解,“零首付”购车的变通方式有多种。第一种方式为提高车价法,假如您想买一辆价格为7万元的小汽车,若按照正规操作首付30%的话,要想“零首付”,经销商只要将车价写成10万元即可,这样您可以获得10万元×70%=7万元的贷款,而“首付”的3万元经销商早已内部协调好。第二种方式是抵押或信用贷款,满足房产抵押等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先向银行贷款首付,然后汽车金融公司再贷另外的七成车款,有的经销商会帮购买者办理多张信用卡以完成首付付款。还有一种方式是二手车置换“零首付”,是用旧车残值直接冲抵新车的首付款。
值得说明的是,无论上述哪种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零首付”最终都没有实现,只是把首付款转变成了分期付款而已。而为了享受到这一“便利”,消费者往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除了利息、手续费等费用会随之增加外,在车型的选择上和车价的优惠上,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失去了发言权。而“零首付”促销的汽车通常是滞销或库存多的车型,价格也比一次性付款要贵不少。此外,保险方面也要贵很多,贷款购车通常要求买全险,且由经销商代买,几乎没有优惠。
因此,建议消费者选择“零首付”购车前仔细衡量车辆目前的实际售价与“零首付”贷款购买后总体车价的对比差额,以及自己的还款能力,再推断“值”还是“不值”。
“零首付”购手机
一年利息能买近半个手机
“零首付”买红木家具、“零首付”买家电、“零首付”买手机……“身无分文”也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目前网上就有推出“零首付”购机的手机店。申请条件是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及详尽的第三方资料。在一家网上手机店,记者发现,虽然其标榜利息只是“每天少喝半瓶饮料、每周少坐三次公交、每周少吃一次肯德基”,但据记者了解,不但申请过程比较麻烦,且利息颇高,以购买标价4200元的苹果手机为例,若选择“零首付”、“十二期”还款,一年的利息将超过1700元,快够买半部手机了。
信用卡“零首付”也是有代价的,以市场上普遍的信用卡分期付款收费看,如果分期24个月,银行收取的手续费有15%、15.6%、17.28%等,且由于手续费固定收取,即使在还款的过程中实际占用银行贷款金额不断降低,手续费也并没有变化。
先消费后付款的“零首付”购物不可否认是一种新的消费观念,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因此,在消费前保持理性的态度至关重要。(据《北京商报》)
“零首付”购房
未降成本 藏违约风险
“零首付”购房也不是“免费的午餐”。有的楼盘先提升房屋价格,再对首付进行“减免”。如一套原价100万元的房源,开发商将价格提高到143万元后,首付30%的43万元由开发商给消费者“减免”,剩余的70%即100万元全部可从银行贷款,从而实现“零首付”。但选择这种方式,房屋契税及维修基金等费用会增加不少。
还有的开发商先行垫付首付款,再让购房者随后以分期或一次性偿还的方式实现“零首付”。这倒是房产商提供的“帮助”,不过,还款期限往往并不长,基本到交房时就需全部还清。而房产商提供“零首付”的房源要么数量有限,要么朝向、房型、楼层等不太好。
另一种方式是按揭公司向客户力推的首套房抵押贷。客户以按揭公司的名义抵押手头的物业做经营性抵押贷,或借道装修公司做消费性抵押贷。只需和装修公司签订合同并提供发票等凭证,申请成功后,银行会把贷款打到装修公司,装修公司再转给客户付房款。
虽然这种方式比较“实惠”,却隐藏一个巨大的风险。监管部门明文规定,不允许将纯抵押消费贷款用于投资股市和楼市。也就是说,一旦被银行查出,可能面临拒贷,甚至已发放的贷款有被收回的可能,按揭费也会有损失。
“零首付”购房对消费者的条件要求较高,并不容易享受到,建议消费者面对“零首付”购房的诱惑时需要冷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