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的家乡在夏天里有许多雷雨天气。
在那些接二连三的雷雨日子里,人们不能下地干活,只好窝在家里。男人、女人和孩子各找各的要好,三五一伙地聚堆儿。
男人一般打扑克,每个人都光着膀子大声吆喝着,扑克牌摔得“啪啪”响,完了大家还要你一言我一语地大声争论谁的对谁的错,所以他们所在的角落最热闹;女人多是搬了矮凳坐在宽敞的过道里,搓麻绳,纳鞋底,打袼褙,带孩子,唧唧喳喳,一刻也不消停,时不时还要爆发出响亮而放肆的笑声;我们十来岁光景的孩子们,则蹲在屋里的水泥地上抓石子儿,嘴里“俺了一,俺了一”地哼唱着,头随着时起时落的石子儿俯仰。奶奶在一旁哼小曲儿,讲故事,都是老掉牙的,充盈着厚厚的温暖气息。等到玩腻了,也听腻了,我们就起身跑到屋门前,看雨水从房檐的漏水槽哗哗地直冲下来。小伙伴们挨个把脚伸到水柱下,顿时水花四溅,白亮亮的,珍珠一般。
雨停了会更有意思。迎着雨后明亮的天色,我们竞相跑上那条贯穿村子东西的大路。或者高挽了裤腿儿,在河一样的小水沟里连跑带颠;或者脱了鞋子,踩在稀稀软软的泥上,让泥痒痒地从脚趾缝间冒上来。到脚丫子被泥水浸蚀得像疥蛤蟆皮一般满是褶皱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在当街的平石板上玩摔泥巴的游戏。抓一大团软硬适度的细泥,均匀地分给小伙伴,每个人都把泥揉捏成碗一样的形状,放到手心,嘴对着凹处“呼”地吹一口气,紧接着手臂高高扬起,突然匀着劲儿将“泥碗”摔下去,嘴里喊声“炮儿!”泥巴“啪”一声就反扣到平石板上了。做得很好的“泥碗”底部会被摔出一大块窟窿来,窟窿越大,对方补给的泥补丁就越大。那个时刻,泥巴也是主贵的东西,我们常常为补给的泥巴块的大小吵得不可开交,真急了,一句“不跟你玩了!”转身就去找新的玩伴儿。
接连几天的雨后,我们还会跑到山岭上去,捉水牛子,捡地皮。水牛子飞得很低,要么根本就只在草丛里爬,很容易就能捉到半脸盆。端回家冲洗干净,去掉翅膀和头部,用油炸了,很香,很好吃。特别是母水牛子,一肚子的黄子儿,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地皮我们也爱吃,虽然人们老说它是牛粪变的。那时候我们不知道拿地皮和鸡蛋同炒,就用盐、醋、香油凉拌着吃,细品了,会有一丝雨水和青草的淡香……
二十年后的这个夏天,正是一个雷雨日子。雷声轰隆隆响彻天际,闪电亮厉无比,雨下得很大,瓢泼似的。雨水来不及一下子灌到下水道里去,就在地面漫流,人若蹚着一波一波的水行走,凉意就会直击腿骨。还有风,却没有固定的方向,伞被扯得左起右伏,想从手里挣脱出去,你得着实用劲儿撑着才行。但其实也起不到多大作用,雨水就这样胡乱地甩到人的身上,不消几分钟,衣服便湿透了,潮潮地贴在肌肤上,叫人极端不爽,甚至懊恼。我就一下子想到了家乡那些温暖的、畅快的、叫人怀念的雷雨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