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本报以图片的形式报道了开发区城管大队在新区30多条街巷规划自行车车位的事。9月18日,记者看到华夏南路、淮河路、云梦路、黄山路、华山路等路段都规划了自行车车位,但是利用率却不高。
9月18日上午11时20分,位于淮河路上的淇滨菜市场人声鼎沸,要想推着自行车在菜市场里行走,可谓是举步维艰。“前面的,麻烦你让一让,让我过去。”“这是谁的车啊,挪一挪!过不去了。”这样的声音时不时地从人海里传出。
而在菜市场的外面,淮河路和云梦巷路两边均规划有自行车车位。菜市场正门口的自行车车位上稀稀拉拉地停着几辆自行车。
“如果都把车子停在外面再进来买菜,菜市场就不会这么挤了,但是大家都习惯推着车买菜了,不好改。”正在菜市场里买菜的一位大姐说。
9月15日,在黄山路与黄河路交叉口某超市门口,密密麻麻停了一排自行车,而这里并不是规划的自行车车位,路对面规划的自行车车位上却一辆自行车也没有。
“为什么不把车停在路对面呢?”记者问一个停车的女孩。“我就进去买个东西,马上就出来,停这儿方便,而且对面没有阴凉,把车子都晒坏了。”该女孩回答。
在淮河路、云梦巷等街道记者看到,大部分的自行车都停在靠近阴凉或者靠近正在营业的商店的地方。
“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如何,绝不仅仅取决于管理部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我们广大市民。”市民卫女士说,“只要每个市民都经常想想自己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转变成每时每刻对这个城市的呵护,文明、和谐、安宁就能与我们相伴。同时,也会得到更多外地游客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