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有着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春节一样,它关联着民族情感,传承着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节日总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冲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多元文化的日益丰富,使得包括中秋在内的诸多民族传统节日被人们日益淡忘。由于这些传统节日的原有文化内涵逐渐消失,端午成为了“粽子节”,中秋也大有变成“月饼节”的趋势。
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双休日、黄金周等的出现,使大众的闲暇时间日渐增多,因而淡化了春节等传统节日中原有的亲朋好友聚会的功能,分化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里欢聚一堂的渴望。
同时,交往方式的改变,弱化了传统节日里亲友相聚的功能。手机、网络等高科技的普及,大大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人们可以选择用短信、电话、电子邮件等简便而快捷的方式,表达以往只有在节日里相聚时才能表达的情感。
但专家们也表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文化根系不会变,传统节日也不能变了味道。
更有专家认为,把节日经济等同于节日影响力是错误的。天津市社科院舆情研究所首席专家王来华认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节日经济”的兴旺与否对于节日的影响力而言确实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群体对该节日的参与兴趣。但用一个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对公众的影响力,未免有失偏颇。传统节日的力量表现在本民族的文化之中,是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是很难用经济数字来衡量的。如果中秋文化变成“月饼经济”,是传统节日的悲哀,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