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月饼大战硝烟正浓
中秋节无可奈何变成“月饼节”
救救中秋节
“送礼经济”盛行
月饼吃出三种“味”
在沈阳揭幕的首届中国烘焙食品节上,10位月饼大师联手现场制作的直径大约8米的超级大月饼亮相
几位顾客正在兰州一家超市选购简装月饼
黄金月饼
“黄金月饼”已开始在北京的各大商场和金店上市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9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礼经济”盛行
月饼吃出三种“味”


  

  月饼让不少收礼者嚼出“腐朽味”

  

  日前,记者在走访石家庄市一些商场时发现,“瘦身令”让月饼豪华包装难见踪影,然而在北国商城北国金店却看到了一种价格昂贵的特殊“黄金月饼”,这种以黄金材质制作的月饼,其实是一种高档中秋礼品。 

  借月饼炒作概念的不光是“黄金月饼”,一些商家除了在花色、口味、价格上比拼外,还给月饼附加了养颜、补血、保健等特殊功效,俨然成了“药饼”。石家庄市工商部门就此专门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慎买这类“概念月饼”。 

  月饼作为礼品的辅助功能,得到了极大地强化和张扬。记者采访中发现,由此造成的浪费惊人。家住石家庄市神兴小区的一位处级干部说,每年中秋节前,其下属纷纷给送月饼,基本都是高档货,一家三口根本吃不了。他干脆把一部分拿给弟弟、妹妹,让他们给别人送礼。剩下的自己吃不了就扔了,每年的浪费特别大。 

  这位处长坦言:“虽然觉得不对劲儿,但又不能对送礼者直说,感觉挺让人腻味的,已嚼不出月饼的甜香味道了。” 

  在走访石家庄市保龙仓、万利福等超市时,一些售货员说,现在市场上月饼明显供应过剩,主要是商家看好“送礼经济”,实际上每年积压不少。 

  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梁勇教授说,多年来,从普通月饼到“礼盒月饼”,再到如今的“黄金月饼”,接受月饼早已成为越来越多身居高位者的一种负担,让唇齿之间混入更多腐朽气息。月饼承载了原本不属于它的职责——联络“感情”、打通“关系”,买通“门路”、换取“利益”。 

  在对诸如“黄金月饼”的一片喊打声中可以看到人们对腐败的痛恨,为了遏制污染美好传统节日的“变味月饼”,专家建议: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严禁借月饼之名生产高档工艺品,还月饼以本来面目。同时应强化社会监督,紧紧盯住“黄金月饼”等的流向,让收礼者心有所惧。

  

  普通百姓更喜传统口味

  

  值得高兴的是,在“黄金月饼”等为“送礼经济”推波助澜的时候,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品种多样的“平民月饼”受到普通老百姓喜爱。 

  在石家庄市保龙仓超市槐底店,六七种品牌散装月饼抢占了食品区醒目位置。月饼大都是枣泥、五仁和豆沙等传统口味的,一些牛肉、鱼翅和腊肉等口味高档月饼则不被普通百姓看好。超市一位工作人员说:“传统口味的月饼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有市场,今年自制廉价月饼销量最好。” 

  石家庄市民王女士说,她买月饼是自己吃,并非看哪个贵就买哪个,主要看口味,有的高档月饼馅料名贵但油脂太多,并不利于健康。 

  一厂家月饼经销商王某告诉记者,以往部分月饼过分追求奢侈,也使其口味进入一种“高档化”误区,像从配料搭配看,鲍鱼等海货适合咸味热食,并不太适合一般偏甜冷食的月饼。他们今年适应现代人健康需求的无蔗糖月饼、木瓜月饼等口味,价格适中,这已经是厂家准备的主打品种了。月饼正在不断贴近消费者,追求口味的大众化,这才体现月饼文化的真实内涵。

  

  还要让中秋月饼吃出“文化味”

  

  河北省民俗学会会长袁学俊说,高档化、奢侈化和概念化,是月饼本身所不能承载的“特殊使命”,有关部门应加大政策力度进行限制、规范。此外,有必要大力宣传中秋月饼的本来意义,让人们既吃出月饼的“原味”,还要吃出“文化味”来。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中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月圆之夜,家人团聚一堂,吃月饼、品香茗、赏圆月,带给人们温馨、亲切与和睦的气氛。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 

  据专家介绍,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自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到了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诗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得很详细。

  袁学俊说,试问:有多少当代年轻人了解以月饼为重要内容的中秋文化?不得不承认,中秋节的这些文化氛围越来越淡了,沿袭到今天剩下的几乎只有“吃”了。需要寻找新载体加以传承,可以尝试通过教中小学生学习自制月饼,介绍相关的知识,能够让他们从小接触到传统的民俗文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