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妇进门后不久,我退休了。儿媳妇让我自己安排自己的养老金,生活支出费用不让我出。但我坚持让大家平均分担这些费用。每人每月拿出同样多的钱,合在一起,用于家庭支出,称之为“公款”,还弄了个账本,订牛奶、买米、买面、买油、买菜,谁经手谁记账。儿子、儿媳见我意志坚决,也就同意了。
2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已是一个耄耋老人,儿子、儿媳已到中年,孙子也上了大学。在家庭生活方面,我们一直保持着和谐、美满、轻松和舒畅的气氛,这与我们的家庭成员在生活开支方面从不斤斤计较是大有关系的。
“公款”每月均有节余,很少短缺。有一次发现节余太多了,我看了看账本,说:“怎么这个月买米、买油没记账呀?”儿媳妇这才说出秘密。原来她的朋友送给她一张超市的购物券,因为有日期限制,她自己也没什么需要买的,就用它买了米和油。“为什么你不从‘公款’中取回该款?”我问。
“算了,一家人干吗分得那么清?”儿媳妇说。
有时,她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见新上市的新鲜水果,就会买回二三斤。她一到家,我问了价格后,就从“公款”中取钱给她,她说:“这是我最爱吃的,应该我付款。除非大家都吃,来吃,来吃!否则我就不拿‘公款’了!”说得我和儿子哈哈大笑。
每逢节假日,在外地上学的孙子要回家,这就免不了买点好东西给他吃。等孙子回校后,我发现“公款”一点儿也没少,一问才知道原来好多食品都是儿媳付的钱。
偶尔他们两口子在外面吃点心、吃饭,总是自付费用,从不记账,这是因为只有他们两个人吃,我没有参加。
每当儿媳单位发奖金,或有其他收入时,她总爱买回点我和儿子爱吃的东西或家用的东西,从不取“公款”,说这是“外快”。从此以后,我和儿子有了“外快”(如教师节慰问金、稿费、技术革新奖等),也模仿她了。
有这样开朗、从不斤斤计较的儿媳妇,有这样和谐、温馨的气氛,我们家能不幸福美满吗?
(孙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