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电视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浒传》成书之谜
千年禹王碑之谜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07 年 10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6月18日,衡阳酷暑难当,比天气更热的是当地的一则报道《寻找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价值连城的禹王碑》。就在消息发布的第二天,文物专家周跃华、文物爱好者陈德荣和碑刻爱好者李光华3人就开始了对这块神秘石碑的搜索……
《走遍中国》为您揭开——

千年禹王碑之谜

  ★寻找千年禹王碑

  传说禹王碑刻于4000多年前,是中国最古老的石刻,上面的文字要早于甲骨文近1000年,碑文很可能记述着大禹治水的过程,因此它有着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禹王碑拓本在全国一共有几十处,它们的源头都是南岳衡山的禹王碑,然而,这块母碑却在南岳离奇地消失了。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就把整个过程刻在石碑上,那块石碑就是禹王碑。他当年召集群臣治水的指挥部,如今被称为禹王城。据《尚书》记载,当年大禹从岷山一路西进来到南岳,南岳就成了大禹治水的总指挥部。在衡山的一个巨大山洞里,大禹和大臣们每天共商治水大计,晚上就在里面休息,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禹洞。

  为了纪念大禹,当地人把禹王碑的文字按比例放大翻拓在禹洞旁边的崖壁上,这是我们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传说中的神秘文字,77个文字如同巨大的飞鸟,昭示着某种特殊的含义。有人说破解了禹王碑就能将衡山的历史向前推进千年。但也有人怀疑,禹王碑的存在只是一个传说,历史上并不存在这块石碑。

  晚唐的徐彦在《五宗禅林观空录》里有过一段记载,说是水昙法师在一天晚上巡视时发现对面的山峰火光冲天,树木、岩石都变成了红色。第二天一早,他亲自到对面的峰顶探查,在一个隐秘的山洞中有了惊人的发现。在徐彦的记载中,这位发现石洞的水昙法师就是第一个亲眼看到禹王碑的人,而地点正是在衡山的岣嵝峰。我们来到衡山的藏经阁,希望这里的住持大岳法师能够帮我们找出关于水昙法师的相关记载。法师拿出收藏内容最丰富的《频伽大藏经》,但却没有在经书中找到关于水昙法师的记载,只发现了一个相近的名字——水空。

  ★似断非断的线索

  为了进一步确认禹王碑的地点,我们第二天一早咨询了权威人士,衡阳市原文物处处长郭建衡告诉我们,最早的说法就是禹王碑在岣嵝峰上,衡阳市博物馆珍藏的《南岳72峰图》清楚地标明了禹王碑就在岣嵝峰。据说,人们这么认为是因为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曾在诗里写过“岣嵝峰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

  几天的寻找没收获,大家想起了南宋的何致。何致游历南岳时曾见到过禹王碑,并亲手把文字拓了下来,长沙岳麓山的禹王碑就是何致拓片的刻本。而据何致的叙述,禹王碑并不在衡山的岣嵝峰而在云密峰

  在去往云密峰的路上,我们看到一座破败的房屋,据陈德荣考证,这是一座名为天信观的道观。根据这个线索,陈德荣对禹王碑的具体位置作出了推测,认为禹王碑是在云密峰峰顶脸部或颈部的位置,因为在大禹那个时代,要把制伏洪水的壮举刻在碑上,位置肯定会非常高。

  那么,经过千年的风雨,禹王碑会不会已被风化了呢?作为参照,我们打算看一看南岳的其他石刻。南岳衡山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是晋朝的《还丹赋》,石刻记载了道家炼丹的过程和心得,经过1000多年,风化严重,字迹模糊。据说,这里的石头每隔500年大概就被风化1厘米左右。同时我们还发现,当地的不少农民都以石雕为生,据说这是一门古老的手艺,所需要的石料正是山上的天然石材,而石刻往往在比较平整的岩石上,因此一度被作为开采的对象。难道珍贵的禹王碑早已经被岁月与风雨磨平,抑或是已经成为一块普通的建筑用料了吗?所有的线索都断了,关于禹王碑的找寻会不会已经走到了尽头?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五天,我们的寻找在大雨中结束,依然没有任何收获。就在这时,山下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一位老人有了重大发现。怀着急迫的心情,我们迅速下山找到年过七旬的况光辉。老人告诉我们,他经过对禹王碑几十年的关注与寻找,最终断定禹王碑并不在山上而在山脚下。况老说,近20年他几乎走遍了南岳的山山水水,在云密峰一处不经意的发现让他十分惊诧:山下的一座石桥被当地人称为禹王桥,下边的小溪被称为禹溪。他又请村民带路,先后找到了与当年何致记载完全吻合的其他地理特征。

  为了证实这一说法,我们跟随他来到衡山县福田铺乡的一个村子。况老说,这里就是云密峰的山脚,叫云峰村。很快,我们就找到了当年为他带路的村民曹迪忠。曹迪忠说山上有5座寺庙,其中一座叫隐真寺。人们判断,曹迪忠所说的隐真寺,就是何致记载中的隐真坪。

  为了确认消息的可靠性,我们请曹迪忠带路去看当年的隐真坪。穿过层层梯田,我们没有看到隐真寺,只有一个孤零零的“佛”字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据村民证实,这里20多年前是隐真寺的所在地,当时寺院的规模不小,前面开阔的平地就叫隐真坪。在何致的记载中,还有一处极为关键的细节,就是他拓禹王碑的地方应该有“水绕石潭”的现象。而村民们说,当年隐真坪旁边就存在过“水绕石潭”。这些都与何致的记载相吻合,这里极有可能就是真正的禹王碑所在地。

  当年,况老根据这些线索寻访当地村民,一次偶然的交谈使他有了重大的发现。一个农民在门板上写下了两个字,就是这两个字让况老大吃一惊,它们与禹王碑上的文字惊人地相似。况老告诉我们,他发现的禹王碑如今就在一户农民的房屋里,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块石碑已经变成房屋的一部分,被深深地埋入墙中。

  经过几天的等待,省文物专家终于来到云峰村并迅速做出决定:立即对石碑进行保护性挖掘。很快,挖掘便进入实质性的清理阶段,但结果显然没有让专家满意,粗糙的石面上几乎辨认不出任何字迹。最终专家决定将待考查的证据带回省城进行深入研究。

  一次由多方专家参与的论证即将开始,也许,禹王碑的千年谜团很快就会大白于天下。

3上一篇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