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篇幅所限,孔媛媛在节目中并没有很详细地讲述殷晓俊的故事,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她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对于这位传奇人物的印象。
现在殷晓俊的称呼很多,例如文化游侠、文化名人、民间收藏家……这些称呼都与他千辛万苦把方苏雅拍摄的老照片带回国有关。殷晓俊的人生丰富多彩,他告诉孔媛媛,自己曾经摆过修车摊,后来开始做生意,慢慢地有了积蓄。
殷晓俊和那批老照片的渊源要追溯到1996年,那年6月,一位70多岁的法国老人来到云南,自称是方苏雅的侄子,名叫皮埃尔·赛都,他是为看看叔父方苏雅走过的地方而来昆明的,同时也想把叔父100多年前在云南,尤其是在昆明拍摄的80余幅照片拿到昆明展出。
旅游团队的导游黎燕梅把这事介绍给了中国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秘书长林丽,同时还告诉赛都,办展览的经费10万元人民币由中方出。
于是林丽找到昆明青年个体户殷晓俊,请他出资赞助,殷晓俊当即答应。展览中有关昆明古城的四五张照片引起了殷晓俊的巨大兴趣,他立即请求法国拉罗市市长巴赫先生向法国亚洲吉美博物馆和方苏雅遗产保护协会取得联系,经过半年的追寻,殷晓俊一行于1996年11月赶到法国凡尔赛寻找尘封百年的千余幅老照片。
寻找赛都的过程并不顺利,就在殷晓俊即将离开法国的最后一天,他终于见到了赛都。来到赛都的家之后,在阴暗的地窖中,一个写着“方苏雅”3个大字的箱子出现在殷晓俊面前。箱子中上千幅关于昆明的老照片使殷晓俊惊讶不已——100多年前的昆明人,穿越浩瀚时空,在肃穆的寂静中纷纷向他走来。
殷晓俊告诉孔媛媛,其中一张5个乞丐的照片让他潸然泪下,因为他们仿佛在说:“带我们回家吧。”于是殷晓俊当即决定,就算是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些照片带回家!
经过谈判,赛都同意以每张照片1800法郎的价格让殷晓俊翻拍650余张,殷晓俊找到一位朋友出资40万元人民币,自己掏了37万元人民币凑够了资金。他马上赶到中国香港,买了7架当时最先进的照相机后又来到法国。赛都给殷晓俊在地窖提供了一个工作间,规定相当苛刻:只给20天翻拍时间,在15天内给一次补拍机会,另外翻拍时不准使用闪光灯,每组照片拿出的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影响到原版的质量。
为保证翻拍顺利,殷晓俊用每小时400法郎的价格雇来当地的两名摄影师作为现场指导,不分白天黑夜地苦干,终于在规定期限内把照片翻拍完毕。
回到昆明后,殷晓俊想举办图片展,把历史完整地展现出来,为此就得把照片放大、装框。殷晓俊专门租了间大房子,从香港订购了专业的放大机和镜头。由于底片薄厚不均、曝光不一样,放大时困难很多,技术处理十分复杂。
整整3个月,用去药水3600多公斤,相纸40盒,放制出700幅28寸和近百幅1.2米×1米的大幅照片,这些照片的清晰度甚至超过了小样。但放像师却为此付出了代价,由于药水的刺激性太大,导致包括殷晓俊在内的大部分人的视力迅速下降。
殷晓俊的努力没有白费,1997年,“云南沧桑话百年——1896年至1904年历史照片”图片展在昆明举行,观众反响强烈,一位媒体从业者参观之后失声痛哭,她告诉殷晓俊,这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此后,这批照片又陆续在北京、重庆、成都、西安、郑州等地展出,所到之处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和殷晓俊的接触中,他给孔媛媛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严谨,“我每写出一版稿件,都让殷晓俊本人过目,他一直从事对这批老照片和方苏雅本人的研究,可以说在这方面他是国内的专家。我觉得殷晓俊研究的一些领域是前无古人的,他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而且现在他的研究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