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鹤壁新闻/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记者走进艾滋病房
帮助他们重建生的信心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07 年 12 月 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走进艾滋病房

  他们逃避人群,将自己隔绝于社会之外。十二月一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当天,记者走近了这个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与艾滋病患者面对面,感受他们的不幸与痛苦……

  他们非常敏感,别人的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都足以伤及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一个善意的微笑或一次平常的握手,又立刻会让他们感到巨大的欣慰。他们缺少的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理解和关怀。

  走近艾滋病患者

  

  12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山城区的市传染病医院,院办刘主任热情接待了记者一行。问明来意后,出于对艾滋病人隐私的尊重,院方决定先跟患者进行沟通,看他们是否愿意接受采访。出乎记者预料的是,患者们几乎都同意接受采访。

  刘主任告诉记者,相对于其他患者,艾滋病患者较为敏感,脆弱的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希望记者采访时仔细观察患者的每一个表情,用心体会患者的感情变化。记者预感到,这有可能是一次非常特殊和困难的采访。

  艾滋病患者的病房并不是记者原来想象的那样“戒备森严”,医护人员出入病房也不是“全副武装”。主管艾滋病患者医治的叶鹏主任带记者去病房采访前,大致介绍了每位艾滋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告知我们今天哪位患者心情不错,哪些患者情绪可能不稳定。叶主任对他的每一位患者都相当了解。

  敲门后,我们轻轻推开了一扇病室的门,这间病房里住着一对夫妻,他们都感染上了艾滋病,此时夫妻二人正在闲谈。他们大约30多岁,妻子刘奕(化名)8年前手术时因输血感染上了艾滋病,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病毒传染给了丈夫和小女儿。丈夫的精神看起来不错,刘奕的脸色却有些苍白。护士长告诉记者,刘奕刚做了人流手术,这些天心情一直不好。

  “这几天我一直睡不着觉,忍不住想,如果当时对这种病了解多一点,早点发现这个病,就不会传给俺爱人和小妮儿了。小妮儿今年才9岁,她有什么罪要承受这种痛苦?前天她打电话问我:妈妈,为什么我每天要吃药,是不是得了很大的病。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现在她还小,等她渐渐长大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会不会恨我呢?她又怎样去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呢……”刘奕提起女儿,忍不住激动起来。采访过程中,丈夫坐在病床上安静地听着妻子的话,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叶主任站在那里认真听着刘奕的倾诉,护士长徐盼盼则不时用手轻拍刘奕的后背,好让她的情绪稳定下来。“反正我们都成这样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希望你们新闻媒体多宣传一些这方面(艾滋病)的知识,让其他人都了解一些,不要像我,都查出HIV呈阳性了还不知道啥意思。”

  

  他们最需要理解和关怀

  

  采访中记者发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感情很融洽,医护人员对每一位艾滋病患者都非常关心,患者也都非常信赖医生和护士。

  从刘奕的病房出来后,记者又走访了其他病房。艾滋病患者的病房洁净而舒适,有些患者正躺在床上看电视,有些患者正在聊天。患者张君(化名)非常平静地告诉记者,当初知道自己得了这种病时,她绝望过,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出门,怕传染给别人,更怕别人看自己的那种异样的目光,孤独和绝望时刻伴随着她,她甚至想到不如早一天结束生命。住进医院后,她的心情比以前好了许多,感到自己并没有被社会抛弃,也慢慢接受了自己是艾滋病患者这个现实。

  “我们不敢奢望社会张开怀抱接受我们,但希望多给我们一些理解,不要歧视我们,我们也是受害者。”刘奕告诉记者,以前她有一个同事问她空气是不是也能传播艾滋病病毒,当时她不知该如何回答。“她的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成了别人眼中比瘟疫还恐怖的东西。我们害怕与别人接触,就是不想成为别人眼里的怪物,只是希望他们能对我们仁慈一点。”刘奕说。

  采访时记者发现,正如采访前医生所说的那样,这些艾滋病患者都非常敏感,别人的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都足以伤及他们脆弱的心灵,他们无法忍受别人歧视的目光。而一个善意的微笑或一次平常的握手,又立刻会让他们感到巨大的欣慰。他们缺少的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理解和关怀。在他们面前,我们的许多委屈其实都不算什么。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