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广东的人,可能没“叹”(享受的意思)过广东早茶的人甚少。而且,凡“叹”过广东早茶的人,虽不敢说从此对“叹”早茶念念不忘,但也一定是印象深刻。而最起码的,你知道了老辈人说的“食在广州”那句话绝非是一句诳语。
早些年间,在我还没去过广东的时候,就听说过广东人每天都有吃茶、喝汤的习惯,即便是来了客人,也必定会早茶、靓汤地招待一番。当时还是年少气盛的我对此颇有些不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若我北方汉子,必以大鱼大肉、大酒大席款待之,而绝非似这些南方兄弟,净弄些汤汤水水的敷衍了事。
我第一次到广东是1972年冬天,尽管那年我们球队在佛山、广州两地冬训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然而,当年还只是在“傻吃憨睡拼命练”年龄的我,仍然是对广东的食文化不明就里,一头雾水。记得我第一次到广州街上就餐,当坐下点菜时,菜牌上那些花里胡哨的菜名和让人吃惊的价格,真是看得我眼晕。后来,我硬着头皮只点了一份“白饭”、“例汤”和一个自以为是物美价廉的荤菜“青龙过海”。谁料端上一看,不禁让我自己有些啼笑皆非,所谓“青龙过海”原来只是几根青菜浇些菜汁而已。就这样,也吃掉了我当时几乎三分之一的津贴。不过,那一次我并没有“叹”到广东的早茶。
说心里话,若干年后,我第一次吃到广东早茶的时候,自己不仅是吃了一饱,而且还是吃了一惊。因为,直到那时我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广东的早茶是以茶点为主、茶水为辅的。所谓的茶点就是各种各样的精美小食和小吃。记得我第一次看到那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各种小食、小吃,顿时精神大振、食欲大开。当然,那时仍在年轻的我,还处在只顾“填满膆子、吃饱肚子”的阶段,只要吃饱、吃好,至于它是早茶还是早饭也就不管那么许多了。
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或许是因为阅历的丰富,每个人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自己年轻时对事物的认知都会有所改变的,而且,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当然,我亦是如此。而这其中也包括自己对广东饮食文化新的认识和理解。因为,如果有心的话,你会发现在我们现在知道了要追求生活质量的时候,人家广东的同志们早已悄悄地走在了我们前头。
广东“叹”早茶中的 “叹”字,其实就是享受的意思。如此说来,当年我们还在只知道渴了才喝茶、饿了才吃饭的时候,广东的同志们就已经把早茶视为一种享受了(不仅是物质上)。也就是说,可能当我们还在把饮食当作习惯的时候,人家已经把饮食当作文化了。
如果近些年常去广东的人,大都会对广东“叹”早茶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心生感慨、叹为观止。每逢节庆假日,凡在广东上茶楼必是一片熙熙攘攘、热气腾腾的景象。且不说大厅内桌桌人满,就连大厅外的候坐处也是无一虚位。不过,无论坐在里边吃的,还是坐在外边等的,都没有我们在排队等候时常见的那种急躁、焦虑和极不耐烦,反其道而行之的是,大家都各自优哉游哉地在那里聊天、谈笑、拉家常,自由自在、自得其乐。而且,在茶楼和在酒店吃饭可能还有一个不同,那就是到茶楼的人,大都或是一家三代、或是亲朋好友、或是邻里同事。在这里不谈公事、没有拘束,更没有高低贵贱、三六九等,有的只是乐融融、暖融融的气氛和温情。
当然,广东的早茶不仅让你可以“叹”到高尚的精神,同样也能让你“叹”到精美的物质。
广东早茶中的茶点分干、湿两种。湿点是指粥、汤类,如紫米粥、蟹肉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以及那些连汤带水的小吃。别看在我们看来尽是些稀饭、汤水的东西,然而,让人家广东的同志们用讲究的配料、精细的功夫用心地做出来以后,那真是道道皆鲜美,粥粥各不同。而且,若说起广东早茶中的小菜和干点,那更是精美独到、令人叫绝。牛腩、凤爪、云呑、肠粉,哪样都能叫你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当然,在广东的茶点里最受欢迎和推崇的可能就要数虾饺了。以半透明的水晶饺皮裹两三点鲜嫩虾仁,举箸之前已略窥见微红嫩绿,轻轻一咬,顿觉鲜美无比、回味无穷。不仅如此,广东早茶中的茶水皆是以红茶为主,如铁观音、普洱茶、乌龙茶等,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之作用,与味道浓郁的茶点共用更是绝佳的搭配。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不过,饮茶也好,喝酒也罢,可能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在于要找到那种“叹”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