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电视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夺嫡大战
重立庐陵
神龙政变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家讲坛·千古女皇武则天》系列之十八

重立庐陵
觊觎王位的武承嗣几次夺嫡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努力。长寿二年,武承嗣带领五千人请愿,要求武则天加尊号为金轮圣神皇帝。第二年他又牵头请愿,要求武则天加尊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竭尽全力投武则天所好,这让武则天心中的天平向武承嗣一方倾斜。

  ■狄公解梦化疑

  根据以往的经验,每次武则天心有所动,李旦就会面临危险。然而这一次,危险并没有到来,因为此时的宰相换成了足智多谋的狄仁杰。狄仁杰看出了武则天的心思,他还没等武则天主动找他,他就主动找到武则天,说了一番和李昭德大同小异的话,从三个角度分析立储一事。狄仁杰当时号称“国老”,他是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而且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年龄差距不大,他说的话容易让武则天接受。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晚上,武则天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只色彩斑斓的大鹦鹉,长得丰满秀丽,只是两个翅膀都折断了,怎么也飞不起来。第二天上朝,武则天告诉狄仁杰她那个怪梦,狄仁杰说,陛下姓武,所以鹦鹉就是陛下的化身,陛下有两个爱子,但是他们现在都不得自由,所以鹦鹉的两个翅膀折了,如果您起用两个爱子,就好比鹦鹉的翅膀长好了,您就又可以展翅高飞了。狄仁杰的解释合情合理,武则天一听,心有所动。

  ■外力推波助澜

  虽然武则天的意志已经动摇,但如果武周政权一代而亡,那么从感情上武则天还是很难接受。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外力把这件事情往前推动了一步。

  当时,东北部地区兴起了一个少数民族契丹,契丹本来臣服于唐,后又臣服于周,然而随着契丹逐渐强大,妄图摆脱中央王朝的控制。造反需要理由,契丹就以李哲和李旦被废为借口,攻打幽州。武则天内心被震撼,她想大周王朝取代李唐王朝已经这么久,百姓还忘不了李唐王朝,就连边疆的老百姓也是如此,这是不是民心所向?

  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又推动了事情的发展。张氏兄弟仗着有武则天宠爱,很多大臣都巴结他们,可他们明白,大臣们之所以巴结他们是因为武则天,武则天已值风烛残年,如果她死去,自己则前途堪忧。这时候,吉顼出现了,吉顼本是酷吏起家,但他的文化程度较高,早早看清了形势并转行,反而成了武则天的心腹。吉顼看出李唐王朝复辟是大势所趋,思来想去,他找到了张氏兄弟,希望他们劝说皇上重立庐陵王,这样不仅能够免祸,而且可以永保富贵。二张马上接受了这一建议。

  经过张氏兄弟反复劝说,武则天决定顺水推舟,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假托庐陵王得病,把他们一家人接回洛阳。这时,武承嗣明白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抑郁而终。

  ■弃皇嗣择李显

  李哲和李旦各有优势,究竟立谁为储君是个难题。就在武则天为难的时候,李旦主动让贤,他多次给武则天上书,并以绝食来要求母亲立哥哥为太子。

  武则天经过反复权衡,重新立庐陵王李哲为太子,还恢复了他出生时的名字李显。

  武则天放弃李旦,改立李显,有三种政治意义:

  第一,李显在朝廷之中势力较小。李显文明元年被拉下皇位,贬往地方,远离朝廷15年之久。而李旦一直追随武则天待在政治中心洛阳,武则天一生追求权力,当然会选择没有势力的人;

  第二,李显与武家人没仇。李显被贬为庐陵王是武则天做出的决定,跟武家子弟没有关系。李显被贬往房州之后,跟洛阳缺乏联系,与武家人也没有正面冲突。而李旦不一样,李旦的地位岌岌可危,就是因为武承嗣加害,所以如果李旦当皇帝,会对武家子弟不利;

  第三,李显更容易对武则天感恩戴德。李旦本身是皇嗣,距离太子一步之遥,如果把他立为太子,顺理成章。而李显被贬房州,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东山再起,因此立李显为太子他肯定会感激武则天。

  因为这三个理由,武则天最终放弃了皇嗣李旦,改立李显为太子。

  久视元年十月,朝廷宣布恢复李唐王朝所使用的夏历,不再使用周历,这标志着武则天要放弃自己的大周王朝。

  

  本文素材由央视《百家讲坛》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