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新春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鹤城年俗 年味十足
      
版面导航  
上一期  
      
2008 年 1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鹤城年俗 年味十足

  喝了腊八粥 就把年来盼

  鹤壁人向来有“腊八吃稠饭”的传统。1月15日一大早,记者家响起了敲门声,住在楼上的申老太送来一碗腊八粥。申老太和老伴儿都是土生土长的鹤壁人,腊八节喝腊八粥一直是他们家固有的传统,他们把这叫“腊八吃稠饭”。申老太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盼,还有二十一天半。”说起吃腊八稠饭的来历,她说,据说腊八这一天是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后来每到这一天,家家煮粥供佛,都喝腊八稠饭。

  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鹤壁人尤其重视腊八节。山城区鹿楼乡大胡村70多岁的村民李振河说,到了腊八这一天,家家都用大锅熬制腊八稠饭,要足够一家人连续8天吃8顿。吃完腊八饭,便开始准备年货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一过腊八节,大人们在筹备年货时少不了要给孩子买花买炮,男女老少都在为迎接新年做准备。

  吃了祭灶糖 不说“破嘴话”

  吃完腊八稠饭,紧接着就到了祭灶的日子。祭灶在鹤壁年俗中占有重要地位,民间至今有“祭灶祭灶,一家全到”的说法。过去在农村几乎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牌位,在人们心目中,灶王爷是管理人间灶火的“官”,被百姓视为保护神。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都要飞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各家各户过去一年的善恶之事,玉皇大帝据此来确定人间来年的吉凶祸福。所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为灶王爷送行,供奉的祭灶糖称为“粘嘴”,希望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祭完灶,人们把灶王爷的神像恭恭敬敬从牌位上请下来,然后放进灶火里烧掉,到了除夕再把新的灶王爷神像请上牌位。按照民间的说法,灶王爷“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所以到了大年初一凌晨,人们要接灶王爷回家,在厨房里张贴灶王爷的画像,并贴上写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除此之外,“粘嘴”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在祭灶这天人们吃了祭灶糖,过年时才能不说不吉利的“破嘴话”。

  关于祭灶的来历,在鹤壁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祖先们不懂得吃熟食,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后来有个人教会了大家生火做饭吃熟食,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奉为灶神,以后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但是在浚县和淇县,灶王爷又被视为“色魔”,曾经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习俗,把传说中的灶神称为“元皇灶君”。传说在元朝末年,统治者为了防止百姓反抗,每10户人家便派1名士兵监督,而且10户人家只能共用一把菜刀。百姓称这些派来监督大家的士兵为家鞑,家鞑无恶不作,甚至在百姓新婚之夜也要由家鞑代为同房。群众忍无可忍,便杀死了家鞑。为镇压百姓,元朝统治者于是责令百姓供奉家鞑为“元皇灶君”,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祀被杀的家鞑。因此,灶君在浚、淇两县被视为色鬼的化身,女人一般不祭灶。

  总之,祭灶习俗代表着人们在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腊月二十三

  家家迎新年

  在鹤壁,进入腊月二十三以后,人们就开始按部就班迎接新年了,每天的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

  山城区鹿楼乡大胡村村民李海林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们家都是按照鹤壁传统习俗过年的,当地的俗话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大锅煮;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儿,捏鱼儿(包饺子);大年初一,撅着屁股去作揖。”

  浚县和淇县迎接新年的日程略有不同,两县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啥都有;三十褪皮(洗澡、换新衣);大年初一,磕头作揖。”

  村村扎柏楼 更上一层楼

  过年扎柏楼这一习俗,至今在我市一些乡村仍在延续。

  大胡村村民李连合向记者介绍,柏楼的位置一般都设在村庄的十字路口,有些村庄在大年三十就已经建好了柏楼,建好的柏楼直到正月十七下午才被拆除。

  柏楼由四根粗大的立柱作为支撑,上面以横梁和高粱秆做顶,顶上盖上一层柏树枝,四根立柱上都贴着春联。柏楼上面的四个角挂四盏方形灯笼,里面则再挂一盏圆灯笼。柏楼要建得又高又大,保证车辆和行人可以从下面顺利通过。从前用木料作为柏楼的框架,这些年一般采用钢管,灯笼里面的蜡烛也换成了灯泡。

  柏楼由村民集体搭建,从正月十五这天开始,村里的大人和孩子便敲锣打鼓来到柏楼,大家欢聚在一起举行一系列社火活动。

  从前,村民扎柏楼和举行社火活动是为了祭祀传说中的火神爷,现在这项活动则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大家聚在柏楼里共同辞旧迎新,希望在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

  买上“一刀肉” 新年保平安

  春节前,鹤壁市场上购买“一刀肉”的人特别多,尤其在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购买“一刀肉”。

  所谓“一刀肉”,是指一刀切下来的一整块肉,当地人也称“刀肉”。卖肉的人只要一听说顾客是来买“刀肉”的,只须问明对方出多少钱,然后一刀切下一块来,不用过秤,因为“刀肉”是人们过年时祭祀先人和诸神的供品,无论多少只能一刀切下,多了不能去,少了不能添。可见鹤壁人过年时对祭品是非常讲究的。

  “刀肉”一般是一块平板状的五花肉,意味着来年平平安安。从前“刀肉”每块约为1公斤,现在一般为2.5公斤。“刀肉”煮熟后,在除夕之夜五更时分与其他祭品一起摆上供位,过了大年初一才可以撤下来,用来招待亲戚朋友。

  大胡村的李连合说,以前经济条件差,“刀肉”从供桌上撤下后舍不得吃,要留着招待客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都嫌“刀肉”太肥,不愿意吃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鹤壁春节祭祀的习俗在上世纪中期一度受到很大限制,“刀肉”被列入“四旧”之列。那时,除夕和正月初一时都有民兵上门检查,发现谁家摆设祭品就没收,所以人们只好在半夜时偷着举行祭祀活动,上供时不敢燃放鞭炮,匆忙祭祀完之后,马上把祭品和牌位撤掉。

  道声“新年好” 怨气全消了

  在鹤壁广大农村,至今人们还保持着过春节时把已逝的先人“接”回家过年的习俗。

  大年三十午饭过后,人们便纷纷来到祖坟焚香祭拜,嘴里不停念叨着“请某某先人回家过年”。整个下午,尤其是人口较多的家族,祖坟上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大年初一,人们起五更扶老携幼再次来到祖坟祭祀,名为送先人上路,在去祖坟的路上还要不停地说“请某某先人走好”。

  李连合的妹夫是江苏人,去年他来到鹤壁过春节,看到这里壮观的祭祀场面,他感慨地说:“在鹤壁过年真热闹,这里的人对祖宗的敬仰和尊重是其他地方的人不能比的。”

  大年初一“送”罢先人,回家后便马不停蹄开始挨家挨户登门拜年,即俗语中所说的“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作揖”。拜年时不管年龄大小,见了长辈跪下磕头是免不了的。如果邻里之间在过去一年中闹过别扭,初一这天则是化解积怨的最佳时机,无论积怨再深,一声“新年好”,所有的怨气便都化解了。

  以前经济条件普遍较差,过年时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只有2分钱或5分钱,有的甚至只能给几个核桃。但那时的孩子们都非常满足和高兴,得到核桃后,与伙伴们一起玩“赌核桃”的游戏,直到输光了核桃为止。

  初五“送穷” 来年更红

  除夕张灯结彩,家人团聚,通宵不眠,喜迎新年的到来。人们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其乐融融。在鹤壁农村乃至城市的不少家庭,都有除夕夜争上第一炉香、争放第一挂鞭炮的习俗。在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还有许多禁忌,如忌骂人打架,忌打碎碗盆,忌用剪刀,忌扫地倒垃圾,忌开衣柜,忌吃萝卜、红薯,忌说“坏”、“完”、“没”、“光”、“病”、“死”等不吉利的字眼。

  到了正月初五,一大早人们纷纷出门“送穷”。所谓“送穷”,就是把家里的炉灰等垃圾扔到离家较远的十字路口,再燃上3炷香、放几响鞭炮,然后快速回家,一路不能回头,进家后还要立刻关上房门,不让“穷”跟回家。即民间所说的“初五‘送穷’,来年更红”。

  正月十五前后,大街小巷烟花绽放,彩灯高悬,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精彩纷呈,彩车、高跷、旱船、火龙、背阁、秧歌、武术表演等让人目不暇接。近年来,鹤城又兴起了有组织的民间社火表演活动,元宵节烟火晚会更是一年比一年红火。

  鹤城年俗 悄然变迁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传统春节也逐渐被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于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春节是人类进入农业文明后的产物,后来逐渐衍变成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春节在以前被称为过年,“年”有谷物成熟之意,古人把谷物成熟的周期称为年,随后又把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定为年节,企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生活富裕。

  有人说,如今年味儿变得越来越淡了,发一条短信或打一个电话就算拜年了;以前过年人们不远千里往家赶,现在过年许多人纷纷去旅游。但是应当看到,无论千变万变,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地位没有变,虽然年俗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丰富和翻新,但人们心目中浓厚的“过年情结”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