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用在电视剧《战争目光》的反响上再合适不过,这部现代军事题材电视剧以23集的篇幅正面诠释了现代战场的信息战。在央视八套播出后,就在观众尤其是众多的军事发烧友中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激烈争论,这场争论并没有随着该剧的结束而停止,而是一直延续到了2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这是一部国防战略教学片!”“12个字——宣战平庸,冲击惯性,打破惰性。”“它提出了一个前瞻性的思考,就是我们应如何看待现代战争!”……这些都是与会专家给予的评价,可以看得出,评价中透着一些意味深长的欣喜。和商业化运作的电视剧不同,《战争目光》初看有些严肃,有些高屋建瓴,有些出乎意料,但看后会有一种紧迫感,一种震撼,并由此引发出一些从未涉及过的思考。
可以说,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在近几年已经达到了一个炙手的热度,随着去年《士兵突击》在全国热播,军事题材的浪潮被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虽然《战争目光》在剧情设计方面比不上那些以故事和人物取胜的军事题材片,但它没有丝毫的雷同之感,全片尖锐地提出了在所有军事题材剧中都缺少的“战略观念”。有位军事发烧友说得好,这片子可以取名“元帅突击”,因为它的落脚点是在军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高度,真正用画面和故事情节展现了现代战场的真实场景,部队中千万个郭长庆般的老首长们看了会震惊,对和江永良一样的年轻军官和军人们也是一个有力的提醒。
记得某位军事专家曾说过自己的忧虑,他看到的众多军事题材影片中,大多还是红蓝军对抗,走惯了演习片的路数,让观众对当代军事和战场的认识停留在“机械化”的程度。“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我总有种岌岌可危的感觉!”的确,影视作品每年都有突飞猛进的变化,但可悲的是,对现代和未来战场的描述似乎从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因为改变很难,而且费心费力,这也就是最开始专家说的“惯性”和“平庸”。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的军队建设就开始向高速工业化转变,从“小米加步枪”的时代走到今天,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军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更是当务之急。信息战是当今国际战争的大趋势,在军队内,当代军人应对此有充分认知;在军外,老百姓对战争的理解也应该有所进步了,起码应该知道以后的战场再也没有一对一的肉搏、大规模的武装对抗,一切都是信息的操作,也许一枚导弹、一个单兵就能结束一场战争。此时,就提出了一个关乎“责任”的话题,现代军事题材影片难道就仅仅停留在“热闹”的程度上吗?万万不可!在细腻地描述当代军人的故事的同时,它们应适时地担负起传播正确军事观念的责任,如果无力呈现当今最真实的战争场面,那么起码不要误导,不要让画面总停留在一二十年前的情景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争目光》称得上是一个“里程碑”。它是把信息化战争理解得最到位,表示得最清楚的一个,是在新形势下对现代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一次成功探索。 (梅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