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的礼服只有一件
成元功在周总理身边20多年,像许多曾经在西花厅工作过的人一样,他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周总理的影响。严谨、忠诚、精干,似乎早已融入了血脉之中。他已经是个8旬老人,因为年事已高,听力衰退很多,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但只要一提起和总理有关的事情,他总是字斟句酌,甚至对家人的叙述也不时指正。
当我们谈起周总理的简朴时,这位严肃的老人立即动容:“总理和邓大姐的生活非常简单啊!他们每天吃饭都只有2个菜,偶尔多上了一个,总理也会要求立刻拿走。”
因为总理经常有外事活动,每到这种场合,总理总要穿上他的一件礼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一直到去世,这位大国的总理,这样的礼服只有一件。而他的凉鞋也是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穿到去世,其间修修补补了不知多少次。
成元功老人的妻子焦阿姨告诉记者,当年由于周总理工作非常繁忙,日理万机,所以他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在洗手间里都要批阅文件。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总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钢笔以及其他工作所需的物品,一直都放在固定的位置,方便他随时使用。有一天,身边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周总理平常总是别在上衣口袋里的钢笔不见了,开始时大家觉得挺纳闷,后来才知道,因为周总理多年来总是穿着旧衣服,以至于别着钢笔的部位变白了,一向讲究仪表的他为了延长衣服的寿命,就把钢笔换了地方。
其实,在周总理身上,这样感人的细节还有很多。在西花厅的总理办公室里,记者看到,这里的办公桌上铺的都是布料。成元功夫妇说,之所以这样布置,是当年周总理专门要求的。因为原来的桌面对衣料磨损比较严重。为了能让衣服多穿上几年,周总理每次伏案工作时,都会带上套袖。
●为“小鱼”起名
尽管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但周总理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却总是关怀备至,连一点小事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当年,成元功曾随周总理出访前苏联,当时的气温很低,看到成元功穿得有些单薄,周总理立刻就把自己的大衣送给他。不仅如此,成元功夫妇人生中的几件大事,也都和周总理有着很深的渊源。当年他们二人结婚时,就是邓颖超为他们主持的婚礼。“当时总理因为工作在外,邓大姐就在西花厅的后院给我们主持了一个简单的仪式。”焦阿姨说,当时没能和周总理合张影,成了最大的遗憾。“总理工作繁忙,平常连走路的速度都很快,我们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一点小事儿耽误他的时间,所以再没有和他照过一张相。这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遗憾。”
后来,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时,成元功正陪着总理在钓鱼台视察。在工作的间隙,周总理突然问他:“小焦生了吗?”当听说已经进了医院后,他爽朗地笑了,“我们在钓鱼台,如果今天生了,这个孩子就算我们钓上的一条小鱼,就叫她‘小鱼’吧。”后来,孩子的名字就借“鱼”的谐音,起名成宇。女儿的名字和周总理有关,这成了一家人引以自豪的一件事。后来,周总理和邓颖超又专门给坐月子的小焦送去了鱼肉。“那些鱼,都是总理和大姐从自己的餐桌上省下来的,没有多向公家要一分一厘。”焦阿姨说,“我的二女儿总觉得她姐姐是最幸福的人,就是因为她当时经常在西花厅玩耍,有时总理在办公,她就坐在屋里的小凳子上,总理夫妇一直把她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
●重庆的遇险经历
眼下的这部电视剧《周恩来在重庆》,勾起了成元功老人很多的回忆。“当年周总理在重庆期间,由于斗争环境险恶,同时又是远离延安孤身奋战,所遭遇的大小险情不计其数。”成元功老人说,一次,民主党派及文化艺术界等各领域的进步人士在重庆举行集会,为了破坏这次活动,国民党派出大批特务混进人群,伺机进行破坏。正当各方人士竞相发言,气氛愈加热烈的时候,这些特务突然发难,对现场的进步人士大打出手。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正准备前往集会现场的周恩来那里。身边的工作人员出于安全考虑,都劝阻总理不要去了。周总理激动地说:“那些进步人士都是我的朋友,现在他们被特务殴打,我怎么能独自在这里?”随后,他不顾大家的阻拦,毅然赶往现场。此时现场一片混乱,看到周恩来的身影,一群特务立刻围了上来,一排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的胸膛。与此同时,周恩来身后的保卫人员也立刻掏出了枪。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恩来从容不迫地示意我方的保卫人员首先放下枪,有理有据地驳斥了对方的无礼行径。面对他的镇定和气度,特务们胆怯了。此时,冯玉祥也突然出现在现场,他是听到了特务捣乱的消息,来现场准备接自己的夫人回去。面对这样的情景,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口哨,特务们立刻撤走了,一场箭在弦上的危机终于化解。“光是这样大的险情,总理当年在重庆就经历了3次。”成元功老人感慨地说。
●两个遗憾
成元功老人说,自己跟随周总理多年,有两个遗憾,一个是当年周总理不愿意宣传自己,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要写相关的日记或日志。所以很多的往事现在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模糊了。另一个遗憾就是1976年总理逝世时,他因为在干校,没有能够守在身边。当时噩耗传到干校,成元功心如刀绞,痛不欲生。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老人一提到这件事仍然情不自禁,他激动地说:“当时心里的痛苦没法形容,直到今天,只要一想起来,我心里就很难受。”
曾经的峥嵘岁月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远去,如今,年届8旬的成元功老人早已看淡了荣辱风雨,但始终让他不能忘怀的,就是日夜跟随周总理的那段岁月,和对周总理的感情。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依然沉浸在回忆里的成老慢慢地说:“我这一辈子,最幸福的岁月,就是在总理身边的日子……”
(王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