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渡黎阳津
——浚县黄河故道寻访记(上)
“南京到北京,比不过浚县城。”历史上的浚县虽屡屡遭受黄河水患的洗劫,但流传至今的民谚还是让我们从中看到了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古时的黄河桀骜不驯,在孕育华夏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从大禹在浚县治水起到浚县摆脱黄河的侵扰止,浚县人与黄河抗争了3200多年。浚县城以东广大地区的村庄名称充分表明了浚县与黄河的历史关系。这些村庄都是根据黄河在当地的河道变迁来命名的,说明当时有的村庄在河堤上,有的在河边,有的在河湾,有的在河口,有的在河滩。这些与黄河关系密切的村庄名称沿用至今,让人们铭记黄河在浚县的悲喜故事。
滔滔古黄河 沧桑黎阳津
在浚县城东南4公里有个古渡口,现在人们仍称它为黎阳津。黎阳津作为古黄河上的重要渡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方渡口。据对古黄河颇有研究的浚县教师王复喜介绍,黎阳津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称白马口,后来随朝代更替先后改称天桥津、白马关、黎阳关、黎阳口和黎阳津。
“黎阳城南雪正飞,黎阳渡头人未归。河边酒家堪寄宿,主人小女能缝衣。”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描绘出了当年黎阳津的繁荣景象。这个战国时期兴建的渡口在后来的2000多年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南来北往的人流和物流在这里聚散,渡口的第三产业相当发达。
黎阳津位于浚县黎阳镇角场营村的黄河故堤边。记者站在黎阳津遗址上放眼望去,一时间竟很难将这里田畴相连、村落相望的大片土地与奔腾澎湃的黄河联系起来。但见残存的黄河大堤如今已成为断断续续的土岭和土丘,总体上看呈南北走向。“这断断续续的丘陵就是黄河故堤。”浚县文物旅游局的张富民说,古黄河流经浚县境内后由黎阳津径直北流,到了大伾山脚下再沿东北方向流出浚县。黎阳津这段河道处于平原地带,当年水面开阔,水流平缓,适合建立渡口,因此自战国时期修建了黎阳津后直至1194年黄河向南改道离开浚县之前,黎阳津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研究考证黎阳津和浚县古黄河,王复喜近年来根据史料中对黄河变迁的介绍,多次徒步沿黄河故道实地考察。王复喜引经据典地说,黎阳津作为古黄河的重要渡口,在历史上不仅发挥了重要的交通运输作用,而且它地处中原军事要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凡占领黎阳津者无不严密布防。早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起义军首领陈胜率三千之师从黎阳津北渡黄河进攻赵地;秦二世三年,刘邦与秦军在黎阳津交战;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由黎阳津渡黄河入楚与项羽决战;东汉末期,曹操与袁绍为争夺黎阳津在此角逐数年。此后,直至宋金对峙时期与黎阳津有关的大大小小的战事不胜枚举。
王复喜还讲述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东晋后期的燕受到北魏入侵后分裂为北燕和南燕两个小国。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初春,北魏派出了更大规模的军队进攻南燕的邺城(今安阳),迫使南燕的慕容德决定放弃邺城向滑台(今滑县)迁移。当慕容德率邺城军民10余万人倾城出逃来到黎阳津时天色已晚,由于长途劳顿,队伍中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吃不消了,慕容德便命令人马在黎阳津就地休息,待天明再组织船只运送队伍过河。他们刚在黎阳津停下来,后面的探子匆忙来报,说北魏拓跋珪的追兵正在向黎阳津这边追来。慌忙之中,慕容德来到黎阳津旁的黄花寺,向供奉在这里的河神磕头许愿说,只要能保佑南燕军民顺利逃过黄河,日后一定给河神塑金身。慕容德刚说完,外面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气温骤降,不到一刻工夫河面便冰冻三尺,慕容德及南燕军民喜出望外,连夜从冰面上过了黄河。而当拓跋珪的追兵赶到黎阳津时天已放晴,雪融冰消。望着远去的南燕人马,拓跋珪认为是黄花寺的神仙在跟他作对,一气之下命人放火烧掉黄花寺后率兵返回。
慕容德在滑县得势称王以后回到黎阳津重修黄花寺,并将黎阳津改名为天桥津,意为他在这里得到老天爷的保佑渡过了黄河。这便是黎阳津曾称为天桥津的由来。
记者从《浚县志》中找到了这段传说的依据:“晋慕容德自邺将徙滑台,至黎阳津风飘渡船,魏军垂至,三军色惧,昏而冰合济,迄旦魏军至,冰亦消泮,德大喜,改黎阳津为天桥津。”
黎阳津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让这个繁忙的古渡口同时也是个杀声不断的古战场。滔滔黄河水早已远离了浚县,而古老的黎阳津仍默默地诉说着黄河的沧桑巨变。
黎阳津的元宵祛风寒
黎阳镇的角场营村是远近闻名的元宵之乡。记者来到位于黄河故道的角场营村采访时村干部介绍说,这里加工元宵的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李世民渡黎阳津东征时就已经很出名了。现在角场营村的470户村民中有380多户靠加工元宵致富,特别是春节期间村里大部分人都在全国各地卖元宵,在家过年的人很少。
角场营村世代流传着李世民吃元宵治风寒的故事,说的是当年有个客商在黎阳津卖元宵,赶上李世民率领大军到山东平叛。由于长期征战,李世民和手下将士身染风寒,当他们来到繁华的黎阳津渡河时,个个上吐下泻,还发起了高烧。李世民这时吃什么都没有胃口,有人通报说黎阳津有卖元宵的,问他想不想吃。李世民说,先尝一口吧。李世民把手下人买来的一碗元宵一口气吃完,连汤也没剩下。吃了元宵的李世民出了一身热汗,感到舒服多了。他夸赞说这种山楂馅的元宵真不错,并让大家都去吃黎阳津的山楂馅元宵。大家吃了元宵后也都说身体舒服多了。在黎阳津吃元宵祛了风寒,令李世民对元宵特别钟爱,于是他把传统的上元节改名为元宵节。
当年在黎阳津卖元宵的外地客商最终没有离开这个买卖兴隆的渡口,他在这里安家落户,从而让黎阳津的元宵一代代传承至今。
角场营村的人后来称元宵为汤圆,村民说这是在袁世凯称帝时期给元宵改换的名称,当年袁世凯认为元宵一词含有“消灭袁世凯”的意思,便给元宵改了名。
千年沉船重见天日
在今天的浚县黄河故道与叉流河的交叉口处便是黎阳津遗址,与南边1公里滑县城关乡的西小庄村隔叉流河相望。
叉流河在黎阳津旁边向东流去。王复喜向记者介绍,叉流河是古黄河多次在黎阳津决口后形成的一条分流河,从前起到了很大的分流作用。黄河由浚县改道南移后叉流河也随之断流。近些年由于上游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量剧增,叉流河成了一条臭水河,河水臭不可闻,浇到地里庄稼很快死亡,现在当地人都叫它臭水河。
古黄河在黎阳津附近的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怎么会在这里一再决口呢?
“黄河由黎阳津向北流到县城东边时,河道在大伾山与凤凰山之间突然变窄,一到汛期上游涌来的洪水在两山之间受阻,黎阳津的河面随之陡涨,决口是难免的。”王复喜说。
浚县文物旅游局的张富民对此进一步解释说,黄河在大伾山脚下受阻后河道从大伾山和凤凰山之间通过,即从前老百姓所说的“两山夹一河”,史料中称之为“山阻于河”。两山夹击中的黄河湍急汹涌,惊涛拍岸。特别是到了汛期,处于上游的黎阳津黄河大堤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决口,决口前面堵后面又开,无奈之下人们留下了黎阳津这处决口,让一部分河水改道分流向东绕过了大伾山和凤凰山,以减轻主河道的洪水压力,这样就形成了后来的叉流河。叉流河绕过两山后转而向北经浚县善堂镇的了堤村又流入了黄河主河道。
“这条臭水河里不知有多少沉船哩!”记者在叉流河岸边采访时,角场营村的村民竞相告诉记者,这几年当地村民在叉流河里挖沙时先后挖出了古代兵器、炊具、陶瓷器皿、船板、桅杆和完整的船只等等。2003年,村民还挖出了一截3米多长、用竹篾编成的船缆,船缆出土时还有韧性、能弯曲,可是不大一会儿就全部变成了粉末。2005年,村民在距古黄河决口处约150米处挖出的一艘沉船保存相当完好,沉船位于距河床表面8米以下的地方,当时船上有大量木料,还有一堆谷草,其中还有谷穗,谷草和谷穗见光后也很快变成了粉末。在这艘沉船旁边还挖出了一根长4米、直径0.2米的桅杆,桅杆出土时斜立于河床深处,其上端距河床表面约5米。这根桅杆连同当时出土的圆木被村民存放在黄花寺。沉船被挖出当天未来得及运出叉流河,第二天村民们发现他们为挖沙而筑起的拦水坝被人扒开了,沉船被再次淹没,至今这艘古沉船仍在叉流河里。村民们还说,上世纪70年代他们在挖井浇红薯苗时就挖出过一艘长10余米、宽约5米的古代沉船。
张富民说,黄河是1194年由浚县改道南移的,此后在黎阳津一带不可能再有船只沉没,从这里出土的沉船的淤积深度推断,沉船的历史应当在千年以上。
为“治”水患,四少女被活埋
记者查阅《浚县志》得知,仅从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的那次黄河水淹黎阳城算起,黄河在浚县大大小小的决口就不计其数,其中有几次大的决口都给浚县带来了灭顶之灾。
如今,浚县人虽然早已摆脱了黄河的祸害,但是在记者采访中还有人称它为害河,足见黄河曾对浚县人的伤害之深。这种伤害始终被黎阳津所在的四女台有力地控诉着。
四女台原名天台山。所谓的山其实不过是当年在黄河大堤上人工修筑的高台,是用来观河的瞭望台。由于高台上面有座古老的黄花寺,当地百姓还习惯称黎阳津为黄花寺渡口。黄花寺与四女台的来历,至今听起来仍让人不寒而栗。
王复喜说,黄花寺是汉朝时期人们为纪念献身黄河的4名少女所建。在汉成帝二年,黄河发生了一次大决口,浚县和滑县成了一片汪洋,当时的东郡太守面对泛滥的洪水却想不出任何治理的办法来,便到天神庙祷告许愿,祈求上天保佑黎民百姓不再受洪水之苦。这时有巫师指点说,河神要娶美女为妻,只要选4个美女把她们埋在天台山,决口就能堵住,洪水就会退去。太守听信了巫师的话,命令浚县和滑县的县令照办。于是,从浚县和滑县选来的4名少女分别被活埋在了天台山的四角。
黎阳津一带的黄河堤古时称金堤,取坚固之意。史书中把这次为河神娶妻称作“请以身填金堤”。
按照角场营村历代的传说,在这次为河神娶妻的过程中,巫师要求浚滑两县各选2个少女,两县挑选的少女中都必须有一个属龙的和一个属虎的。两县的县官便派出了衙役到处寻找属龙和属虎的少女。可是,乡民们晓得为河神娶的妻子要被活埋,谁都不肯说自己家的女儿是属龙和属虎的,几天过去了,浚滑两县为河神一个妻子也没有选到,让两县县官愁得吃不下睡不着。浚县县官突然想到自己的两个黄花闺女正好一个属龙一个属虎,无奈之下只得把自己的两个女儿献给河神。而滑县县官由于一时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人选,就不管是什么属相的随便买来两个少女算是交了差。
后来,人们为纪念这4个黄花少女,改称天台山为四女台,也称龙虎台。又在四女台修建了寺庙,名曰黄花寺。
古人将自身的一切都寄托给了神,可是4位花季少女的生命并没有换来黄河的安澜,只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凄婉动人的治水故事。(待续) 线索提供:李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