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消费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出理财四误区
投保要趁早
股票跌金价涨
投资哪个更划算
从1000元起步实现“富女人”梦想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08 年 3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念“打假”
走出理财四误区

  误区一:保险是银行储蓄的替代品

  

  如今,一些保险业务员为了得到业务佣金,常常不惜误导消费者投保并不适合自己的保险。投资者到银行办理保险业务时应清楚:其一,银行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仍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银行只是代理销售机构;其二,购买银行保险产品时要着重了解它的保险功能,不宜将银行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国债进行简单、片面的比较,更不要把它作为银行储蓄的替代品。

  对策:首先,投保前仔细阅读保险责任说明,了解准备购买的产品的保障范围是否能满足需要。对于期限较长、要分期交纳保费的产品,需确认有足够、稳定的财力支付保费。其次,银行保险产品都规定有犹豫期(收到并书面签收保险单起的10日内)。在犹豫期内退保,可以取回全部已交纳保费,保险公司仅扣除少量工本费。一旦错过了犹豫期,保险公司就会收取高额的退保费用,因此,建议投保者不要轻易退保,尤其是两年之内退保是最不划算的。

  

  误区二:以预期收益率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判断标准

  

  按照银行监管部门的要求,除了银行储蓄以外,其他理财产品要显示“预期收益率”。有些产品主要投资于稳妥型产品,其实际收益基本等于预期收益。但不是所有的预期收益都能实现,很多时候,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不符。尤其是理财市场火暴时,很多银行将QDII、打新股等风险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往上抬,以吸引投资者眼球。

  对策: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一般有一个区间,比如4%~15%,某些银行在进行产品营销宣传时便直接说“最高收益率15%”,以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其实要真正达到这一收益水平并不容易,如果产品的运作水平得不到保证,那么“最高收益率”就成了空话。比如,在新股发行数量减少、中签率较低的情况下,打新股理财产品实现最高收益的可能性极小。所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不要只看“最高收益率”,还应对投资的方向进行分析,并且要留意“最低收益率”是多少。

  

  误区三:基金净值越低风险越小

  

  净值恐高是典型的“菜鸟基民”心态。相当多的投资者只有当银行推出新基金时才购买,有些人甚至为了买新基金,把收益良好的基金卖了。事实上,基金净值的含义与股票价格不同,基金净值代表相应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反映了基金资产的市场价值。投资基金收益的高低与买入时基金净值高低并无直接关系,真正影响投资者收益的是该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

  对策:在相同的情况下,基金净值高说明该支基金投资收益高,基金公司管理水平优异以及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强。其实基金是不存在净值上限的问题。如果因为净值高就不买,投资者会损失十分宝贵的投资机会。

  

  误区四:买金首饰当黄金投资

  

  有关通货膨胀的预期再一次燃起了老百姓对黄金投资的热情。相比于其他投资理财方式,黄金投资成了时下老百姓预防通货膨胀风险的“避风港”。于是“黄金首饰热”、“金条脱销”等词汇频频映入眼帘。但说起黄金投资,很多老百姓最先想到的是购买黄金饰品。

  事实上,装饰性实物金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投资性质。黄金饰品变现出售时,即使是全新的,也只能按照二手饰品来对待。同时,因回购不便其流动性欠佳。因此,投资者购买此类实物金并不能充分享受金价上涨带来的收益。

  对策:当前,黄金投资主要是指实金投资和纸黄金等。其中,实金投资是指买卖金条、金币等,有时也仅记账,并不提取实物。纸黄金则以账面记录为主,通常并不和实物打交道。

  真正作为投资性的金条应当是通过交易所、银行、经纪人等出售按照规定标准制作的金条,其价格和交易所金价直接挂钩,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而且有适当的回购措施,购买者容易变现。

  (孙君成)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