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翟村山药种植之痛
      
版面导航  
上一期  
      
2008 年 3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翟村山药种植之痛

邓少华 徐舒帆

  山药的营养价值不是一般蔬菜能比的,但今年蔬菜价格节节攀高,唯独山药的价格却一跌再跌。如今淇滨区翟村种植的1800余亩山药好尴尬。山药种植究竟该何去何从,请看——

  “山药8毛了!”“山药7毛了!”3月10日,新区利民农贸市场中段,两个卖山药的农民争着叫卖。

  在市场北段,另一位农民则将一个形状如手掌的山药摆在三轮车上,用“怪山药”充当广告招揽顾客。记者发现,虽然山药价格不高,但购买山药的市民仍屈指可数。

  提到山药,很多人会想到淇滨区大赉店镇的翟村。自去年冬天以来,受市场的影响,山药价格出现滑坡,到2007年年底,翟村山药积压400多万公斤。截止到3月14日记者采访时,该村积压的山药还有100多万公斤。低价位的山药让市民得到了实惠,却让山药种植户连连叫苦。

  

  山药种植路一波三折

  

  在翟村,山药协会会长许忠可算个人物,用村民的话说,许忠是个“敢说敢干,又能‘折腾’”的能人。

  1996年,许忠带领村里的麦收队到河北省“麻山药之乡”保定市曲堤乡收割麦子。在那里,成方连片的山药让许忠和麦收队的村民们惊讶不已、兴奋不已。一有空闲,许忠就向当地种植户了解山药的种植、销售等情况。麦收结束时,许忠从当地引进了山药种子。

  虽然翟村有种植山药的传统,但那时种植的全是“笨山药”,在种植方法和技术上与引进的山药多少有些不同。试种新品种时,村里只有四五户村民跟着许忠学种山药,你家种一点,我家种一点,最大的种植面积也仅有0.5亩。

  让村民们没想到是,引进的山药品种很适应翟村的土质,当年亩产竟然达到4500公斤。当时市场行情不错,山药让村民们看到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到1998年,翟村的山药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余亩。当村民们满怀希望期待着更大的收益时,山药却耍起了“脾气”,原本外表光鲜的一根根山药却长了“锈斑”,有的在土壤中就烂了。长“斑”的山药卖不出去,村民们只能自己消化,人能吃的就吃掉,人不能吃的全部用来喂猪、喂羊、喂牛。当年全村共损失山药40多万公斤。对于村民来说,这次打击可不算小,不少人放弃了再种山药的念头。

  一心想发展山药种植的许忠和几位村民到信阳、温县等地学习种植山药的经验,并从信阳引进了山药新品种。更新山药品种后,翟村山药进入了迅猛发展期。原以为从此山药发展会一帆风顺,没想到到了2002年,山药遭遇病菌感染,近200亩山药受害,每亩损失近2万元。“烂山药堆得到处都是,别说人了,连猪、羊也不吃。”一位村民说,当时连空气里都是烂山药味儿。

  山药病虫害的发生引起了淇滨区和大赉店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区、镇有关领导和农技人员几乎天天“泡”在翟村,为山药“把脉”,为村民鼓劲,为种植户打气,并多次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到村里传授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

  由于市场行情稳定,到了2004年,翟村的山药种植面积达400亩,一些当年没有留地种山药的村民不惜将麦苗挖掉种山药。

  种植山药的道路一波三折,但自翟村开始发展山药种植后,一些村民的腰包还是慢慢鼓了起来。

  为了鼓励村民种植山药,镇政府还将种植面积在3亩以上的农户评为种植状元户,并颁发自行车以示鼓励。后来,有关部门还鼓励村里的一些种植大户买挖沟机用于山药种植。到目前,翟村的山药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800余亩,并形成了以翟村为中心,辐射周边60多个村庄、种植面积达3010亩的淇滨区山药种植基地。

  

  400多万公斤积压山药惊动省商务厅

  

  山药成熟后通常被分割成两部分,接近地表的一段(带芽部分)被当做种子山药,深埋在地下的一段是山药中最好吃的一部分,被当做商品山药(也称菜山药)。

  近年来,翟村的种子山药已不单是村民自留的种子,而是批量出售。商品山药则多靠村民通过市场零售。

  2007年冬,山药市场价格出现滑坡后,翟村大批山药积压,很多村民甚至不敢轻易将山药从地里挖出来。据村里的山药协会统计,当时全村共积压山药400多万公斤。许忠说,村干部只要一碰头,讨论的话题就是山药的销售和种植山药的出路。

  2008年1月17日,翟村山药大量积压的事被本报报道。报道刊发的当天,本报记者就接到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负责人的电话,建议翟村参加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

  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是国家商务部新农村商网专门为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而组织的。它以网络为依托,把各地的供求信息在网上发布,通过网站对接员的主动联系,把“卖方”信息提供给“买方”,帮助农户有针对性地把农产品卖向市场。这样的“对接会”商务部每年都要举办两次,时间分别是春季和秋季,国家商务部还专门安排了6名专职对接员负责对接全国各地的供求信息。其目的一是为部分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促进订单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有序性、组织性;三是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

  “为了杜绝虚假信息给农民造成损失,商务部要求所有上报的信息必须由当地商务部门层层核实后才能对外发布。”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的工作人员说。

  为了尽快解决翟村的山药积压问题,2008年1月22日,市商务局向省商务厅递交了《关于鹤壁市淇滨区山药滞销的紧急报告》,恳请省商务厅将我市滞销山药作为本届“对接会”的要件来办。接到紧急报告后,省商务厅迅速与商务部取得联系,淇滨区山药急需买主的信息于当天上网发布。从信息上网发布的当天起,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便开始陆续通过传真和电话向我市反馈各地买方信息。

  山药积压后,淇滨区各部门和山药协会采取多种办法帮助村民销售山药。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外地客商在翟村主要收购山药种子。湖北襄樊的收购商在翟村设有4个收购点,江苏的收购商则委托山药协会代收,收购后直接装车运走。商品山药则主要靠种植户在本地市场上零售。

  3月14日,记者到翟村采访时获悉,目前该村积压的山药还有100多万公斤。

  

  翟村山药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翟村山药的种植规模小,外观品质差。”在翟村收购山药种子的湖北客商刘先生说。刘先生,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冷集镇刘洲村人,除种植山药外,还负责山药种子的代购代销。他自2005年起开始在翟村设点收购山药种子,今年又在翟村设了4个收购点。

  据他讲,谷城县冷集镇是湖北省最大的山药基地之一,全镇的山药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仅刘洲村种植的山药就有3000多亩。原来刘洲村山药种植面积有5000多亩,因为山药不能重茬种植,近两年种植面积相对减少,村民都到50公里以外的地方承包土地种植山药。

  记者通过襄樊在线了解到,当地政府为确保山药销路畅通,拨出专款为山药注册商标,并根据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认证标准制定了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组织专业技术队伍为农民提供服务。仅冷集镇就有2000多名山药经纪人穿梭于全国各大市场,为当地山药搭建销售桥梁。冷集镇的山药销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谈到翟村的山药时刘先生说,翟村山药的内在品质不错,外观品质不佳,这跟当地的土质有关,与其他地方的山药相比差距明显。冷集镇的一些种植户是从翟村引进的山药种子,由于那里是沙土地,这种山药在冷集镇每根都能长到1.5米以上,形状也好。除此以外,他认为山药种植如果没有规模,就引不来大的收购商。刘先生说,在冷集镇,只要家里有山药根本不用发愁销路。

  黄广礼在淇滨区科协工作10多年了。在谈到今年山药价格下滑时,黄广礼这样说,一是山药的营养价值不是一般蔬菜能比的,种植山药很有发展前景。二是山药种植没有成“气候”,所谓“不怕多,不怕少,就怕不多不少”。现在淇滨区的山药种植正好处于这种不多不少的尴尬境地,外销渠道没有完全打开,本地市场需求有限,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仅靠本地市场消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国内市场已经饱和的话,为什么湖北、江苏等地的种植户会从我们这里购进山药种子,不停地扩大种植面积?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家已经建成了良性销售渠道。我们的一些山药种植户还停留在等客商上门收购的层面上,山药经纪人也很少。

  谈到今后的发展,黄广礼说,应优先考虑拓展销售渠道。其次是研究深加工项目,开发以山药为主要原料的新产品,建立良性循环机制。其三就是加强市场预测,提高农产品的抗风险能力。

  

  翟村山药,向左还是向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山药市场行情挫伤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翟村的一些种植户产生了不再种植山药的念头,还有一些种植户抱着观望的态度。

  “今年的山药价格太低了,除去成本几乎不挣钱。”村民李民勤说,种一季山药通常会耽误三季庄稼,加上种子、肥料、人工等费用,去年他种的2亩山药利润不大。今年他不准备再种山药了,已经在山药地里种上了杨树苗。

  周武忠是村里的山药种植状元户,去年他家种了8亩山药。周武忠说,今年他除了种自己的地外,还准备租别人的地种山药,租地的事基本上谈好了。言谈间记者感觉到,与其他村民不同的是,周武忠非常注意宣传“个人品牌”,每次到市场上卖山药,周武忠都会把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告诉买山药的人。

  翟村和周边一些村庄种植的是名为“花籽”的山药。这种山药的产量很高,但不易长时间保存,山药挖出后必须在短时间内出手,而市民多是现吃现买。随着翟村和周边村庄山药种植面积的扩大,从几年前淇滨区的农业科技部门就开始为山药的下一步发展寻找出路。除了加大对山药保存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外,也加快了山药品种改良的进程。记者在翟村山药协会了解到,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的新品种就有11个。

  就如何调动山药种植户的积极性,保住现有的山药种植面积,翟村的干部和山药协会的人还真动了一番脑筋。多次开会协商后,他们决定由协会对今年种植面积在一亩以上的农户进行奖励,种植面积超过一亩奖励一袋山药肥料。

  目前,经村委会同意,山药协会已将翟村一座废弃的厂房承包下来,准备上深加工项目。许忠说,要让加工厂转起来,需要30多万元,这可是一笔大钱。村里准备实行股份制,谁投资谁受益。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政府能加大在资金和信息服务方面的扶持力度。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发展深加工项目,进行深加工是否就能使淇滨区的山药种植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谁都不敢妄加断言。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如果销售渠道不畅通,再好的东西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山药的营养价值不是一般蔬菜能比的,但今年蔬菜价格节节攀高,唯独山药的价格却一跌再跌。如今淇滨区翟村种植的1800余亩山药好尴尬。山药种植究竟该何去何从,请看—— 

  晚报记者 邓少华/文 徐舒帆/图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