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电视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死48小时
忽悠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08 年 4 月 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忽悠
赵本山在他的小品《卖拐》中频繁使用的词语“忽悠”,很快就成为当下社会上的经典词语,不论天南地北,也不论男女老幼,这两个字被使用的频率之高,恐怕已经无法用数字来统计了。但是,“忽悠”让人无限苦恼,因为字中的含义在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拓展之后,留下来的就只是欺骗。

  ●孤寡老人征婚被骗

  

  家住辽宁省丹东市的张大爷,今年79岁,老伴已去世6年,这6年里他孤身一人打发着寂寞的岁月。去年6月,张大爷来到沈阳的女儿家中。看着老人孤单的身影,女儿想父亲年岁大了,虽然家里的经济条件完全可以保障老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老人在生活上总需要个人照顾。于是,给老父亲再找一个贴心老伴儿的想法不禁萌发。

  一个偶然的机会,报纸上刊登的征婚广告引起了女儿的注意。从报纸上,通过对自身条件和对方条件的对比,父女俩找到了一名合适的征婚者。随后,女儿拨通了报纸上的征婚电话。电话打过去没几天,张大爷就与一位叫李红的女人见了面。想到自己的生活能够重新开始,张大爷自然是相当高兴,可是在接下来的交往中,李红却接二连三地以各种借口从张大爷那里拿钱。一天,心生疑虑的张大爷让李红写下了身份证号。晚上回家后,张大爷请他的二女婿根据这个身份证号查查李红的身份,得到的回复竟是:这个身份证号是假的。

  于是张大爷再一次在商场约见了李红,并直截了当地问起了身份证号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听这话,李红转身就跑,张大爷立即开口求援。张大爷这么一喊不仅惊动了商场的保卫和顾客,而且正在商场内巡逻的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的民警也闻讯赶到了事发现场。

  

  ●利欲熏心铤而走险

  

  经过警方调查得知,这个自称李红的女人其实姓王,她已经打着结婚的名义欺骗了好几位寻找老伴儿的老人。警方在调查中了解到,犯罪嫌疑人王红系1963年生人,家住沈阳市铁西区,有一个上大学的女儿。她2003年买断工龄后就在一处比较大的社区里做起了家政服务,经营范围是帮助那些寻找工作的人们。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王红发现在寻找工作的人中托她介绍对象的人也有很多,思来想去,王红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好机会。于是她放弃了家政服务,干起了婚介这一行。

  不久,为了报复自己有外遇的丈夫,王红在报纸上打出了自己的征婚广告,之后,想与她见面的人便接二连三地打来电话。于是,王红走上了歧途。她发现只要有人相亲便有钱可赚。为了挣钱且报复男人,王红打起了那些渴望再次组织家庭的老人的主意,她认为这些老人孤独,容易取得他们的信任,而获得信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骗到钱财。

  王红说,在把老人忽悠住之后,并没有贸然要钱,而是来到老人家中观察情况,确定要骗多少钱、能骗多少。钱财的轻易获得,使王红偏离了报复丈夫、寻找真爱的本来目的,最初的想法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犯罪嫌疑人王红为了骗取钱财,专门找一些老人下手,她抓住了老年人善良、心软的特点。她的行为使这些一心想找个伴儿共度晚年的老人,除了被骗去钱财,更大的伤害是让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王红靠着一张巧嘴忽悠来忽悠去,已经超出了精神报复的界限。因为贪婪,她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我国刑法中的诈骗罪。

  

  ●为找工作不计后果

  

  骗子都是瞄准人的心理施展他们的骗术的,如果说骗婚是看中了老年人的善良,那么不少年轻人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也纷纷落马,骗子们又是怎么“忽悠”这些年轻人的呢?

  小黄大专毕业已经两年多了,却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看着同龄人上班挣钱,小黄急得不得了。就在此时,刊登在报纸上的一则高薪招聘广告吸引了他的目光。广告的内容几乎在电线杆和汽车站牌上都能看到,无非是些高薪招聘公关先生和公关小姐的虚假信息,可如今堂而皇之地登在了报纸上,无疑增加了可信度。

  于是,小黄如约来到了一家星级大酒店。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小黄在电梯口徘徊许久,可始终没有等到来接自己的人。正当小黄有些心慌的时候,对方打来电话,说他被录取了。

  按照对方所说,小黄参加工作后,月薪相当可观,按天算每天也能赚300元。算过这笔账之后,小黄丝毫没有犹豫,走出酒店大门,径直来到了旁边的邮政银行,将280元存进了指定的银行账户,心满意足地回了家。第二天要上班的时候,对方又说还要交900元的提前回扣钱。

  而这次小黄交了钱后,在酒店门口苦苦等了两个多小时却一点动静也没有。小黄觉得不妙,来到酒店前台询问情况,前台的工作人员说不知道这件事。明明报纸登的是这家酒店在招聘,可酒店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此事,同时,酒店的负责人也大呼冤枉,称自己本身也是受害者。

  经过查证,酒店根本就没有招聘小黄所说的那个岗位,一切消息都是假的。这一结果让小黄那颗充满期待的心在一瞬间跌入万丈深渊。巨大的“馅饼”并没有砸向小黄,他却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将两笔钱存进了骗子的账户。此时小黄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子“忽悠”了。

  

  ●周密部署巧妙破案

  

  为了侦破此案,警方抽调精干警力开始对这起利用假招聘广告骗取他人钱财的恶性诈骗案进行侦查。与以往类似案件不同的是,这次骗子并不是在街头张贴广告,而是选择了利用报纸刊登招聘广告,增加了骗局的可信度。

  原来,刊登在招聘广告上的电话被捆绑到了一个手机上,当别人打这部8位数的固定电话时,其实是一部手机在响。那么,按照常理,手机的机主极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谁知警方追查的结果却是办理这个号码的身份证是假的。此外,在银行开户用的身份证也是假的。办案民警经过分析之后决定调取监控录像。

  警方发现,录像中出现的女子,年龄在30岁左右,戴深色眼镜,中等身材。难题摆在侦查员面前。因为所有被害人都没有见过幕后骗人的人,她会是犯罪嫌疑人吗?警方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查到了这个可疑的女人住在沈河区南顺城附近的一个小区里。警方推断这里很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于是他们拿着照片在这个小区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排查。

  嫌疑目标一出现,警方马上进行了解,原来线索提供的一单元5楼是社区里的一间出租房,租房的是一男一女,那名女子跟录像上的人很像。三四天过去了,录像中的那名女子终于出现在警方的视线中,警方立刻拨通了刊登在报纸招聘广告上的那部电话。两名打着酒店招工名义进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落网了,这起以虚假广告为手段的诈骗案成功告破。

  本文素材由央视《天网》栏目提供

3上一篇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