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徙随时,车马为家”,契丹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在建立辽国后,逐渐向定居化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瓷器开始出现。在此之前他们的器皿主要有金属器,还有皮革器、木器。《辽史·萧阿古只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天赞初,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瓷窑镇。”辽天赞二年,辽攻下了定州曲阳县后,对当地出产的白瓷爱不释手。随后,辽白瓷面世,它从造型、釉色到纹饰跟定窑白瓷极像,非专业人员几乎不能区分。
辽瓷样奇 注重实用
公元1004年,即景德元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两国各自休养生息,辽国每年坐享岁贡,而辽的瓷器也得以发展。辽瓷最典型的器皿首推鸡冠壶。它形似鸡冠,由皮囊壶演化而来,颜色有黑、黄、绿等,是辽代独有的瓷器。此外,鸡腿瓶在辽国也非常盛行。鸡腿瓶很细,外形似鸡腿,为了便于携带,它一般插在马褡裢的兜子里,所以表面做成棱状是为了防滑。辽瓷中的摩羯鱼壶也颇具特色,所谓摩羯鱼就是鱼化龙的瞬间:鱼头变成龙头,身子还是原样,佛家认为它有护法、驱邪的作用,现被定为一级文物。
辽代瓷器中还有一种方盘。契丹族在没有瓷盘之前多用木头盘,而木头盘做成圆形非常麻烦,只好做成方形。所以陶瓷做盘时,仍沿袭旧制,做成方盘。南宋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里就有这样的记载:“汉食贮以金器,番食贮以木器。”
1992年,辽国贵族耶律羽之的墓葬出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白釉穿带瓶。瓶高37厘米,如此高的穿带瓶,如果再加上内部液体的重量,即使穿上绳子也是无法背负的。之所以做成穿带壶,是为了模仿游牧民族曾经使用过的同样式的金银器。此外,墓葬中还出土了马镫壶,因外形似马镫而得名,它与白釉穿带瓶一样体形巨大。
金瓷虎枕 情系汉学
公元1125年由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灭了辽国,几年后与南宋隔江而治。过去对金代的瓷器没有明确的划分,很多北方的金代时期出产的瓷器都叫宋瓷。金代不同于辽代,几乎没有自己独创的瓷器,很多金代瓷器外表同宋瓷无太大差异,只不过是金代时期在金代政府辖区之内生产出来的。
公元1153年,金迁都燕京,定窑、钧窑、耀州窑等北方各窑开始恢复生产。虽然金代的北方瓷器整体上不如北宋,但在收藏界也占有一席之地。不同于辽的游牧文化,金的文化是半游牧半定居,因此,也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罐子,如四系罐。四系罐是可以在罐子上四个地方穿绳,而辽的鸡腿瓶、鸡冠壶、马镫壶到金代就消亡了。
金代最具特色的瓷器就是虎枕、腰圆、绿釉,上面多画有人物、花鸟或文字,传说虎枕最初是金兀术下令潞州窑工烧造的。尽管当时的北方都已经成为金统治的辖区,但是汉文化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金代的瓷枕上,经常刻有宋词,比如,苏东坡的《昭君怨》。
本文素材由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