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新华社天津6月5日电(记者 周润健)又到粽子飘香时。6月8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民俗专家称,端午节其实是我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研究认为,端午节,在我国古代这个时候是疫情的高发期,民间老百姓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之说,即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此月多灾多难,因此想了不少办法来应对。避“五毒”也是过端午节的初衷,此时正值初夏季节,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很容易得病,所以这天人们要饮雄黄酒驱蛇虫,要早起收集露水洗眼以明目,小孩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于是人们渐渐习惯于在这天饮雄黄酒,并插艾草、悬菖蒲、佩香囊、戴老虎索等来驱邪气。
民俗专家表示,这些习俗在现代人看来既迷信又落后,但却反映出古人在他们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发挥的民间智慧。艾草、菖蒲、雄黄酒等,这些传统习俗,都有益于人们的卫生防疫和身体健康。因此,端午节可以说是全民防疫日,是我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