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虽然我市第一支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队员们回来已有一个星期之久了,但是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包村时的各项数据仍清晰地印在市疾控中心宋发民的脑海里,“49人、295户、3口井……”宋发民张口即来。
事实上,在四川灾区的日日夜夜给每一位援川归来的队员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当中有的人因为此次抗震救灾的经历而更加成熟了起来,也有的人因为此次抗震救灾的经历多了一些感触,更增添了不少人生阅历。队员们大多数都不善言谈,只是在被问到时,才会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一些自己的亲身体验,听上去一切都是那么的轻描淡写。
虽然很多人都说,不需要做什么,能有勇气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就已经是英雄了。但队员们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却是:如果你站在那片土地上,你也会和我们做一样的事情。当抗震救灾成为全国人民的事情,当“众志成城”不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投身其中,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真的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为鹤壁人民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2008年5月17日、19日,6月4日,市卫生局先后派出3批共26名医疗救护队员奔赴四川灾区。截至目前,我市抗震救灾防疫队共转移受灾群众500余人,搭建帐篷150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1500余本,卫生宣教500余人次,心理干预2600余人次,出动车辆300余人次,喷洒消毒空间10余万平方米,排查疫情50余次,转移救灾物资1500余件。
我市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员们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省卫生厅抗震救灾医疗救援总队的高度赞扬,而且也得到了当地受灾群众的好评。在地震灾区的那些日子里,援川队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了灾区人民深厚的友谊,同时也为鹤壁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得知对口支援绵阳安县的人员是来自河南省的医疗救护队队员后,安县人民相当热情。他们还自发拉起了“安县人民欢迎河南人民”的条幅。队员去买菜,村民说什么也不收钱。队员只好把钱硬塞给村民,村民们便又多塞些菜给队员。就连队员去理发,他们也只收两元钱。在这个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
村民欢迎队员们,队员们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村民。刚到安县时,看到灾区群众缺衣少食,队员们毫不犹豫地将自带的饮用水、方便面、火腿肠送给当地的村民。一些受灾群众没有被子,队员们便把自己的被子也捐献出去,没了被子的队员就挤在车里睡觉。由于地处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尽管是在车里,队员们晚上还是会被冻醒。“跟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相比,我们所受的这点儿苦算不了什么。”一位队员如是说。
出发——我们来不及与家人告别
将时间拉回到第一支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出发的日子。那天,很多队员都是临时接到出发命令的,他们匆匆准备之后,便奔赴灾区。有些队员甚至都没来得及跟家人道别,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奔赴重灾区的道路。他们去的是一个仍余震不断的地方,可是没有人顾忌那么多。
5月17日,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常春像往常一样忙于自己的工作。自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他一直关注着来自媒体的有关灾区的各类报道。到抗震救灾一线去帮助受灾的群众,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成了这几天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虽然市卫生局已提前告诉他,要他时刻待命,但到底能不能去,他迟迟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5月17日下午,常春接到立即赶赴灾区的通知。他想打电话跟爱人告别,却怎么也拨不通爱人的手机。此时他才意识到,他爱人正在考试,手机已经被屏蔽了。此时儿子也正在学校上课。就这样,在一没有时间准备,二没有机会与家人告别的情况下,他就和其他队员匆匆上路了。对于从考场走出来的爱人和放学回家的儿子来说,常春好像突然从人间蒸发了。等到与家人取得联系时,他已经在奔赴四川灾区的路上了。
至于市妇幼保健院刚满20岁的张杰,则根本没有来得及回家就直接从出差的途中上路了。5月17日上午,接到赶赴灾区通知的他正在郑州出差,通过电话之后,他便成了我市第一支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队员。在这支队伍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也许当时的他并没有想到,接下来20多天的历练,将给他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变化。回来之后,见到张杰的人都说:“这孩子长大了。”
途中——一波三折
市传染病医院的魏占军告诉记者,在四川的日子里,他一直被一条短信鼓舞着。原来临出发前,医院领导发给他一条短信:“你们能亲赴灾区很光荣,但任务也很艰巨,会遇到很多困难。希望你们团结战斗,不怕苦,不怕累,不辜负鹤壁人民的期望,为鹤壁争光!等你们凯旋之日,我给你们接风庆功!请保持联系,注意安全!”
正是这条短信让他在赶赴四川灾区的途中以及在灾区20多天的工作中,面对不断发生的余震、山体滑坡时滚落下来的巨石毫不畏惧,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也正是这条短信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早一秒到达,就能多给灾区一些帮助。
5月17日,接到单位通知后,魏占军立即驾车奔赴四川灾区。因为时间紧急、来不及准备,他走的时候,几乎两手空空。当行至四川广元附近时,已经是深夜了,可车偏偏这时抛锚了。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不断发生的余震和尽快到达灾区的命令,他心急火燎。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修车行,可因为救护车是依维柯,只有到特约维修站才能修理,店员告诉他无能为力。“听说我们是去灾区一线的,修车行的老板赶忙从里面走了出来。”魏占军说。老板二话没说,拿起工具就仔仔细细地开始检查、维修。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后,因为技术问题,发电机还不能正常工作。在那位老板的帮助下,他们又向成都市的一家修车公司求助。这家修车公司的员工很快就来了,救护车的发电机终于能正常工作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魏占军和同伴便发动救护车,开始向北川中学方向进发了。在途中,他们还遇到了余震,山体滑坡时滚落的巨石差点儿砸到他们的救护车。就这样,救护车在崎岖的山路上,一路躲避着滚落的巨石,急速向重灾区进发。
让魏占军和同伴难忘的是,虽然这一路一波三折,所幸不断有武警官兵、大学生和当地村民亲自给他带路。“这么多人都在为灾区无私地奉献着,我做的这些事情真的不值得一提!”他笑着告诉记者。
李峰和儿子都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5月12日,得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市卫生监督中心的李峰的心猛然一紧,因为他的儿子就在成都上大学。网络上、电视上每一条有关地震的消息,都会让他的神经瞬间绷紧。
每一次在电话中听到儿子的声音,都会让他宽慰很多。其实,自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李峰的心已经到了四川,不仅是因为儿子在那里,还有他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的职业责任。
几天后,儿子说他要去做一名志愿者。李峰很干脆地回复:“我支持你!”
就这样,他的儿子就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做起了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不辞辛劳地为灾区搬运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虽然很累很苦,但他的儿子从没打过退堂鼓。由于他们这批大学生志愿者的优异表现,温家宝总理还亲切地接见了他们。
这些,成为了李峰和儿子最大的骄傲和动力。
当我市组织第二批医疗救护队的时候,李峰强烈要求奔赴四川灾区,为灾区的疾病防疫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安县,他们尽职尽责地做着每一件事,他们克服生活及工作中的种种困难,日夜奔波在所负责的每一个村庄,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喷洒消毒杀菌药品,对每个受灾群众安置点的每个水源地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受灾群众的饮用水、食品安全。
如今,虽然李峰和另外几名队员暂时先回到了鹤壁,但李峰坚定地告诉记者:“我们只是回来休整待命,命令一到,我们一定会再赴灾区!”
他们火线入党
5月19日,听说市卫生局要组建卫生防疫工作队,张新鸿积极报名强烈要求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而此时,他爱人因不久前的一场轻微车祸,左脚踝处骨折,行动不便,正在家中休养;父亲,因患有肺癌正在北京住院治疗。
但为了“大家”,他还是毅然于5月21日随市防疫工作队到达了目的地安县。5月28日,他按照省防疫总队的指示进行了调整。张新鸿主要负责安昌镇金龟村的卫生防疫工作。
金龟村地处深山,离驻地有30多公里。通往村里的道路崎岖不平,交通相当不便,住的村民也相当分散,还有很多村民居住在半山腰。另外,这里的生活饮用水情况也相当复杂。
为了摸清这里水井的分布情况,张新鸿常常要顶烈日冒酷暑步行5公里以上的山路去查看水井、计算水量,指导受灾群众的饮用水消毒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尽快落实各种消毒杀菌工作,他积极与村委会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展卫生防疫宣传工作。
由于表现突出,他被河南省抗震救灾防疫总队临时党委批准火线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而与张新鸿一起火线入党的,还有我市的刘志强和程慧麟。在灾区的这段时间里,刘志强深深地被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感动着。
在一次救援中,他结识了安县的一名副镇长。这名副镇长5月12日幸免于难,但地震之后,他第一时间冲进废墟,组织救援工作。至今,他都没从一线退下来。而他的妻子、儿子等亲人却被埋在了那片废墟之下。
正是这名共产党员的自我牺牲精神,让刘志强深深地爱上了共产党,铁了心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因为他在灾区工作成绩突出,被批准火线入党。
所有的煎熬都值得
条件艰苦,这是所有医疗队员出发之前心知肚明的。
刚到灾区,连帐篷都是稀缺之物,一顶面积12平方米的帐篷,一晚上就要挤8个人,每人仅占不到2平方米,拥挤情况可想而知。另外,这里也没有电、没有床,只能在高低不平、满是沙砾与石头的地面上打地铺。
虽然去灾区时就带了方便面、饼干、矿泉水,但一连几天都吃这些东西,很多队员都有点儿受不了。因为开始无法生火,想用热水泡袋方便面都成为一种奢望。
为了能吃上汤饭,队员们一早便将方便面泡在矿泉水里,等回到驻地之后,再美美地享用一顿“泡面”。
随着救援物资不断被送来,队员们的生活开始逐渐好转。他们有了简易的灶台和锅碗瓢盆,但寻找柴火又成了一大难题。他们有时候轮流砍柴、劈柴,但一遇到下雨天,不费点儿事是生不着火的。
“在那些与受灾群众一起走过的日子里,虽然很苦也很累,但此刻我们回想起来那些与灾区群众同甘共苦的日子,都觉得是一份值得珍藏的宝藏。”最后,队员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