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民安乐,盛世兴收藏。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收藏队伍迅速壮大,收藏领域不断扩展,收藏的品种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过去被皇室贵族和官宦富商所看重的收藏如今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6月28日至29日,CCTV2008寻宝——走进鹤壁在鹤壁“寻宝”,我市各界藏友纷纷亮出家中珍藏的宝贝。此次活动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和观赏的平台,在活动现场亮相的一些来自民间的稀世珍宝不仅让藏友们大开眼界,也令专家们惊叹不已。
藏友阵容壮观 藏品包罗万象
6月28日和29日,我市广大收藏爱好者像过节一样异常兴奋——鹤壁“民间国宝”评选活动开始了,广大藏友来到CCTV2008寻宝——走进鹤壁活动现场,大家带着自己心爱的藏品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希望摘取鹤壁市“民间国宝”桂冠。
28日一大早,活动现场就已经会聚了大量手持民间藏品的人,约400名藏友正在等待着“民间国宝”评选活动的开始。记者在对藏友们进行随机采访时了解到,这些来自我市两县三区的藏友中上有古稀老人,下有青少年学生;有机关干部、厂矿工人,也有教师、商人、艺术工作者和农民。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前来亮“宝”的藏友越来越多,到评选活动快要开始时,现场已被藏友们围得水泄不通。许多藏友对记者说,这是他们难得的一次学习、交流收藏知识和观赏宝物的机会,不能错过。
浚县收藏协会的秘书长魏希旺介绍,浚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藏友众多,当天上午仅他们收藏协会的会员中就有40多名藏友开着5辆汽车前来参加这一活动,大家带来了160多件藏品,有字画、瓷器、青铜器等。经过专家初选,其中有8件藏品入围鹤壁市“民间国宝”。
藏友们纷纷把活动现场当成了他们心爱宝物的展示平台,许多藏友看到别人的藏品后不禁惊呼:“开眼界了,大开眼界了!”
仅从参评藏品的数量和种类来说,就不能不让人大开眼界。五花八门的藏品中,就有玉器、瓷器、书画、钱币、铜器、宝石、奇石、化石、印章、文房四宝、明清家具、图书、创刊号报纸、像章等多个门类。一位藏友看着现场不计其数、品种繁多的藏品说道:“真是没有什么不可以收藏的。”
记者现场采访后了解到,此次寻宝活动还吸引了鹤壁周边市县的数百名藏友,这些来自安阳、濮阳、新乡、郑州等市的藏友带着各自心爱的藏品与我市的藏友一起交流、切磋,增进了藏友之间的友谊。更有千里迢迢从深圳赶来的藏友,他们也到现场为CCTV2008寻宝——走进鹤壁这一活动助阵。
鹤壁藏友有品位 藏品特色鲜明
此次的寻宝活动既展示了我市收藏爱好者的收藏成果,也展示出了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鹤壁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上溯至3000多年前,殷商曾在鹤壁境内建都。到春秋战国时期,卫国、赵国也曾在这里定都。及至唐宋时期,鹤壁的陶瓷生产盛极一时……悠久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文明成果,也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宝藏。
此次参与评鉴的专家代表着陶瓷、书画、青铜、杂项等方面鉴赏的权威,他们一致肯定鹤壁收藏爱好者的收藏成果,鹤壁民间收藏的珍宝所具有的鲜明地方特色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物鉴赏家、书画家蔡国声说,鹤壁的藏友很热情、很有品位,收藏了许多稀世珍品。而且鹤壁民间藏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出了鹤壁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蔡国声说,河南是文物大省,鹤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优越的人文环境。这次参评的一些稀有的青铜器和瓷器极具地方特色,让他从中看到鹤壁藏友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藏品有“新”有“假”
“这件是新的。”“这件是假的。”当藏友们将自己精心珍藏的宝贝一件件摆到专家面前,听到专家这样的评语后脸上流露出复杂的表情。有的藏品曾被他们当作宝贝一样精心地收藏着,有的还是从市场上高价买来的,在专家的眼里却成了“新的”、“假的”,藏友酸楚之情溢于言表。
文物鉴赏家刘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般来说家传的藏品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在收藏市场越来越繁杂,“新”和“假”充斥着收藏市场,如不具有一定的收藏知识便容易上当受骗。从收藏的角度来说,藏品一定要有历史感,即行家所说的“真”;其次要看藏品的艺术价值,即要“精”。由于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审美习惯不同,所遗物品的风格也不同,如汉代的粗犷豪放,唐代的富丽堂皇,宋代的清新隽雅,明代的精雕细琢,清代的繁华似锦,不同时期的艺术品体现着不同的风格,这是藏友们应当了解和掌握的。另外还要注重藏品的完整性,因为古玩和名人字画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其完整性十分重要。
刘岩说,他在评鉴中发现,鹤壁藏友收藏的明清时期的瓷器中真品不多,另外字画藏品中赝品居多。因此,刘岩希望通过晚报向广大藏友建议:光有收藏热情是不够的,要多交流、多请教、多走访收藏市场,提高收藏水平。看到藏友们怀着很大的兴致前来参评,结果藏品被鉴定为假货后那种悔恨上当受骗的样子,专家说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藏友高先生带来了4套(共11件)竹雕,这4套竹雕藏品名为《飞熊》、《琴棋书画》、《渔樵耕读》和《刘海戏金蟾》。“都是新的。”专家的一句话将高先生精心珍藏的这4套竹雕全部给“枪毙”了。可是高先生很不服气地对记者说:“这些藏品是祖传的,老一辈人说它们出自清朝时期,是不是专家看走眼了?”
当天,像这样对专家的鉴定结果不以为然的藏友不止高先生一人。对此,专家建议藏友可以再找别处的专家鉴定一下。
八仙桌抬到寻“宝”活动现场
来自山城区的收藏爱好者运尚安是市邮政局的一名退休职工。运先生说,他很早就爱好收藏,退休后更把收藏当作一种消遣,平时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收藏一些古玩和邮票、像章、钱币等。这次他带来两只玉佩和一个鼻烟壶参加评选,虽然都没有入围,但是在这里看到别人带来了这么多宝物,让他很开心。
家住新区的韩素萍女士在朋友的帮助下把家里正在使用的一张八仙桌抬到了寻宝活动现场。专家们鉴定后对这张八仙桌赞不绝口,他们对韩女士说,像这样出自200多年前清朝中期的八仙桌保存到现在仍完好无损真是很难得。韩女士高兴地说,以前只晓得这张祖传的八仙桌年代很久了,今天才知道它已经有200多年了。她将和家人把这张八仙桌保护好,继续传下去。
专家鉴定“自己”的藏品
前来参加央视寻宝活动的贺勇是浚县收藏协会的副会长,这次他带来了一幅书法作品请现场的书画鉴赏家刘岩评鉴。刘岩一看这幅作品出自我国著名书法家萧劳先生之手,而且作品的上款写着“送刘岩方家”,便向贺勇问道:“你知道这幅作品是送给谁的吗?”“这幅作品是我父亲传下来的,从上款中的题字看,当初是送给刘岩的。”刘岩马上笑着说:“我就是刘岩,这幅字现在应当归我了。”
原来,著名书法家萧劳先生曾在浚县生活过,他与贺勇的父亲私交甚密。后来萧劳先生在北京定居,贺勇的父亲到北京去看望萧劳先生,萧劳先生随手拿出自己的一幅字作为礼物送给贺勇的父亲。而这幅字原本是萧劳先生当年准备送给好友刘岩的,阴差阳错最终传到了贺勇手里。
刘岩与贺勇开罢玩笑后对贺勇说:“萧劳的字现在特别珍贵,既然传到了你的手里,你一定要把它收藏好。”
此次寻宝活动虽然不设门槛,藏友们只要认为自己的藏品有价值都可以前来参赛,但参与评鉴的专家告诉记者,刚出土的东西无论价值再高都不允许入围“民间国宝”,否则会影响到国家对文物的保护。另外还要看参选藏品是否能够真正体现鹤壁悠久的历史和代表鹤壁的文化底蕴。
图为专家在对收藏爱好者的藏品进行鉴定。
晚报记者 李国庆 车国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