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鹤壁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经历过苦难,
才知生活如此美好
      
版面导航  
上一期  
      
2008 年 7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历过苦难,
才知生活如此美好

——我市4名消防战士讲述抗震救灾感受
晚报记者 柯其其

柯其其

  任重阳、牛红伟、张会齐、周兴龙,4名平均年龄不足21岁的我市消防战士,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迅速和战友们义无反顾赶赴灾区,在受破坏最严重的震中地带夜以继日地展开救援。回到鹤壁后,他们继续往常的工作,但经历了灾区救援的他们对生活有了更深感受——

  任重阳,20岁,山城消防大队一级士官。

  牛红伟,24岁,山城消防大队二级士官。

  张会齐,19岁,山城消防大队义务兵。

  周兴龙,20岁,山城消防大队义务兵。

  5月14日晚,任重阳、牛红伟、张会齐、周兴龙等20名消防官兵组成第三梯队紧急赶往四川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在重灾区汉旺镇,为了拯救生命,帮助灾区百姓,他们冒着余震的危险,每天超负荷工作着,困了就露天打个盹儿,对此他们毫无怨言……6月30日,在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他们四个人反复说到一句话:“从灾区回来,感觉我们如今的生活太幸福了。”

  

  心疼,无比的疼

  

  当我们进入汉旺镇时,发现灾情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四处都是残垣断壁,空气里弥漫着腐臭气味,坍塌的规模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兄弟部队正艰难地在瓦砾间搜救,大型挖掘机在小山似的废墟中忙碌地工作着,一批批军车在来往穿梭,各色人等行色匆匆,一辆辆救护车呼啸着驶进急救点……那样悲惨的场景,以前只在灾难片里看过,但现在,却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先是来到汉旺镇中心幼儿园开展营救,当时该幼儿园宿舍楼坍塌,现场已是一片废墟,因为当时余震不断,为了 减少被埋人员的伤亡,我们不敢动用大型机械,只能用双手去挪动重达数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重的巨石、水泥板等。大家以手当镐,清除瓦砾,战友们有的手指起了血泡,有的腿被钢筋等挂伤鲜血直流,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痛。大家小心地一遍遍在废墟上搜寻,谁也不知道倒塌的宿舍楼下究竟埋了多少个孩子,更不知道他们中的多少人还活着。在艰难的营救中,大家说的最多的,只有一个字——“快!”

  经过4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我们扒救出来的却是三具惨不忍睹的孩子尸体,面对这幼小的尸体,我们心很疼,无比的疼,现场一片寂静,大家的眼睛都模糊了。李东升副支队长用颤抖的声音给我们下达命令,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把遇难者完整地交给家属。带着悲痛的心情我们又开始了紧张搜救,天黑了,可我们谁也不愿停下来歇一会儿,直到我们把废墟都扒了一遍,确认没有遇难者了,我们才离开,此时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

  

  发现他们时,他们还保持着坐姿

  

  5月17日,我们一大早抵达东汽中学开展救援,眼前的场景令我们非常揪心,昔日的校园已经面目全非,实在难以想象5天前可爱的孩子们还在这里快乐地学习、生活。很快,我们在废墟中就找到了一具男孩尸体,当时这个男孩还保持着坐姿,手里紧紧攥着一支笔。

  在废墟中,我们不时能看到书本和桌椅。想到这些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去了,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在废墟中默默地寻找着,期待能救出一个孩子,希望奇迹出现,但最后,我们奋战了一天只是挖出了5具尸体,他们中有男孩有女孩,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保持着坐姿,可见发生地震时他们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倒塌的房屋压住了。

  

  房子倒了,但国旗不会倒

  

  “全体官兵,脱帽!” 5月19日下午2时28分,随着第三梯队总指挥吴晏平副政委一声令下,我们与香港消防救援队全体官兵停止了在汉旺镇政府废墟中的搜救工作,摘下头盔,低下头,抢险现场的消防车发出长长的哀鸣,向“5·12”地震遇难者悼念默哀。

  默哀中,我们这些平时刚强如铁的七尺男儿,此时再也无法遏制自己内心的悲痛,泪水从眼眶中无声流下。想到受难的同胞,想到随处可见的废墟,想到大灾面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无私支援,想到众志成城的齐声呐喊……一幅幅场景在脑海中不停闪过,在那一刻,我们既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体会到中华民族无穷的力量。

  我们发现,虽然灾区到处都是坍塌的房子,但所有地方的国旗都在高高飘扬。看着国旗,我们对打胜这场抗震救灾的战争就信心百倍。

  默哀结束后,吴晏平副政委带领我们全体官兵宣誓:“在抗震救灾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争分夺秒,克服困难,不抛弃、不放弃,尽最大努力搜救被困群众,我们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向生命极限发起最后的冲锋,最大限度地挽救被困人员的生命,用我们的双手、智慧和勇气,为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宣誓结束后,我们又匆忙返回各自的救援岗位……

  

  有时生与死只有一步之遥

  

  在汉旺镇老年活动中心,我们挖出了一具男子尸体。死者是一个年轻人,从姿势中可以看出遇难前他正在往外奔跑,让人痛心的是,他已经跑到活动中心的大门口了,如果他能再往前迈一步就是宽阔的大马路了,可他倒在了大门口,再也没有站起来。

  在一个家属区,我们遇到了三名年轻男子,他们希望我们再去废墟中找找他们的母亲。因为这处废墟特别大,虽然已被先前的救援人员清理了三遍,但未能找到他们的亲人。经过我们1个多小时的努力,最终在废墟深处找到了他们的母亲。看到母亲遗体时,三名年轻男子没哭,因为他们的眼泪已经干涸,但我们看得见他们撕心裂肺般心痛的表情,由于悲伤他们已经发不出任何声音了……

  看着那揪心的画面,我们都很心痛,也很感慨。在死亡的阴影下,在脆弱的生命前,那一幕幕的凄惨,让我们更真切地触摸到生命和幸福的本义:平平安安才是福。

  在汉旺镇,当地一名中年男子一直在给我们义务当向导,他说他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地震发生时,他刚好走在街头,所以他平安无事,在家午休的妻子被埋在坍塌的房子里,但被及时赶来的解放军营救了出来,也很平安,他们的儿子因为在外地读书,也躲过了这场劫难。

  他说:“我们一家人都在,我们太幸运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活着是这样幸福。我们曾经很在意名利、金钱,但那些都是身外之物,都不如眼下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来得幸福快乐。”因为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所以他一直为我们义务当向导,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救出一个是一个,那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又可以和家人团聚了。

  

  撤出灾区后情绪一度很低落

  

  根据上级要求,5月24日,我们回到了鹤壁。虽然人回来了,心却留在了灾区。

  出发时,我们豪情万丈,誓言到灾区后要竭尽自己全力,能救一个是一个,但到了灾区才发现,情况远比最初想象的要糟。在搜救时,因为我们怕伤到废墟下的人,就不敢动用大型机械,虽然大家都拼了命似地干,但除了挖出13具遇难者遗体外我们没有救出人来,这在我们内心留下了没能拯救生命的遗憾和痛苦。

  回来后的最初几天,我们眼前时常会出现灾区的那些场景,甚至晚上在睡觉时内心也会有些忐忑,有一点小动静就醒了。在灾区,我们随处就能睡着,有一晚因为下雨大家的褥子都淋湿了,但睡在上面的我们却毫无察觉,仍睡得特别香,等到早晨起床后才发现,自己几乎等于在水里泡了一夜。现在有的战友夜里一闭上眼就会梦到灾区,他们一直重复着一个梦,就是自己在废墟上不停地用手扒,用肩扛,希望能救出一个人……

  我们消防支队专门邀请心理专家对我们进行心理辅导,专家鼓励我们把在灾区看到的印象深刻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说出来,让我们与战友相互鼓励、相互肯定,让我们释放这些压力。在专家和战友们的帮助下,现在我们顺利走出了灾后的心理阴影。

  我们的生活太幸福了

  回到鹤壁后,我们立即被安排去休整。能安心地坐在餐桌前吃上热饭热菜,能洗澡,能换上干净的衣服,能踏踏实实地睡觉,能读书看报,这样一如平常的生活,我们突然有了以前从没有过的幸福感。

  经历了这次救援行动,现在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转变,以前曾感叹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人生也有过抱怨,但现在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生命最重要,活着最重要,亲情最重要,感恩最重要,相比灾区的同胞,我们现在太幸福了,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如今拥有的一切!

  在我们离开灾区时,那里的群众手举“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你们辛苦了”等条幅为我们送行,我们感觉很惭愧,觉得自己做的太少了,与英雄的荣誉不相符。现在虽然我们回来了,无法与当地百姓共建家园,但我们想只要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是对灾区重建的支持。

  牛红伟(前排第一位)和战友们在汉旺镇中心幼儿园实施救援。

  在救援现场,牛红伟(抬担架者前面第一位)和战友们抬着刚刚搜寻出来的遇难者遗体向外转移。

  救援中,消防战士只能利用换班的间歇就地在废墟上休息一会儿(右起依次为任重阳、周兴龙和牛红伟)。

  (本版图片由邓良提供)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