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邓少华)栉风沐雨五十载,铁血丹心写春秋。作为一份党报,《鹤壁日报》转眼已经走过了50个春秋。7月4日上午,鹤壁日报社老、中、青三代报人齐聚山城区,举行创刊50周年社情教育——“寻根山城”活动。
当天上午,鹤壁日报社全体职工参观了报社旧址,听老报人介绍了报纸创刊之初的艰苦历程。看着那幢已经被居民区重重包围、空间狭小破旧的原报社办公楼,想想今天宽敞明亮的报业大厦,老、中、青三代报人都感慨万千,一些旧地重游的老记者、老编辑眼中已是泪花闪烁。
山城区是《鹤壁日报》的复刊地。1958年8月1日,《鹤壁日报》创刊,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了。创刊之初,12名工作人员靠着一部收音机、一部电台、几张办公桌和租借的几间房,办起了四开四版、油墨铅印的小报。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国家出现暂时性经济困难,《鹤壁日报》停刊。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鹤壁日报》复刊。由于无办公场所,报社先后租用工商银行、市印刷厂、鹤壁宾馆的房子办公。当时借居宾馆餐厅上面的用石棉瓦搭成的简陋房子,冬似冰窖,夏如蒸笼。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鹤壁报人发扬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团结敬业、实干奉献、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的精神,在困难中谋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50年来,《鹤壁日报》一天天发展壮大,由每周一期的四开小报,成长为对开日报彩报,并创办了《淇滨晚报》。报社人员由少到多,今天已形成一支百余人的采编、经营队伍;办公地址由漂无定所,到今天已拥有一座近万平方米办公大楼和现代化的采编网络,固定资产上千万元,报社规模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在当天的寻根座谈会上,鹤壁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姚菊泉激动地说:“《鹤壁日报》50年的艰苦奋斗历程,源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鹤壁日报》就像一棵稚嫩的小树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逐渐成长,一天天成熟、壮大,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全市人民的精心呵护,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引领时代的舆论主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办出领导满意、群众喜爱的报纸。”
薪火传承,耕耘不辍。一位刚到报社工作不久的大学生说:“看过当年报社的旧址,听前辈们介绍了报纸创刊之初的艰苦岁月,感触颇深。当年,老报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写出那么多充满激情的文章,拍出那么多珍贵的照片。我们在这样好的环境中工作,没有理由不将工作干好,没有理由不将报纸办好,我们一定要让鹤壁日报社的明天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