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嵩山脚下,滔滔黄河南岸,9800多万河南人奥运激情荡漾。7月25日,奥运圣火来到绿城郑州,开启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原文明的融合之旅。
郑 州
7月25日8时08分,中国女排原队长张蓉芳手握第一棒祥云火炬,跑上红地毯。
顿时,河南省艺术中心广场成为欢腾的海洋。朝阳下,数百只和平鸽直冲云霄,五彩的气球带着“祝福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北京加油、奥运加油、郑州加油”的标语飞上天空。一百面盘鼓一齐敲响激昂的鼓点,上万名各界群众呐喊着,为火炬手加油助威。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火炬手或跳起舞蹈,或练起武术,或亲吻祥云火炬,分别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圣火的崇敬,传递着中原人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曾是3600年前的商朝都城。作为商代早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郑州商城是探索夏、商、周三代文明发展史的纽带,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无法绕开的古城。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黄河泛滥造成的风沙侵袭,郑州遍植树木,城区绿树成荫,获“绿城”美称。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作为我国中部最重要的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近年来郑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不断加强,现代化商贸城、新兴工业城和文化旅游城的宏伟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原核心地带,郑州有“黄帝故里”、禅宗祖庭名刹少林寺、二七纪念塔等标志辉煌历史的城市名片,然而,奥运火炬传递路线没有经过这些著名景点,而是选择了近年新落成的、一派现代都市风貌的郑东新区。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风格各异的新式建筑,田园式居民社区等,无不展示了古都的活力和青春风采,表现了郑州人对现在和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
奥运圣火传递给730万郑州人的是豪迈的激情和梦想;人们向奥运会表达了最真诚的祝福。第13棒火炬手少林武僧“总教头”释延鲁,在传递中做了“朝天一炷香”的少林武术经典动作。他对记者说:“我是代表数万名海内外少林寺僧俗弟子,祈福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祈福世界和平、友谊、进步。”
郑州市有6万多名群众早早就等在路边观看圣火传递。他们挥舞着五环旗、国旗、北京奥运会会旗,为火炬手加油,表达对奥运的热爱,对办好北京奥运会的祝愿。
经过208位火炬手心手相传,10时许,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少将手持火炬点燃了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圣火盆。
在他身后,巨大的五星红旗、五环旗、北京奥运会会旗鲜艳夺目,沿着会展中心的台阶拾级而上。会场上,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一位郑州师专的女生蹦着跳着,泪流满面,还让身边的同学为她和圣火盆拍照留念。
曾主持完成了十余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我国通信领域先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的邬江兴院士,用因奔跑和激动而略微颤抖的声音说:“在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我们传递的不仅是火炬,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点燃的不仅是圣火,更是人类追求和谐发展的光芒。祝愿祖国更强大,祝愿我们美丽的中原更富强!”
开 封
7月26日,象征“和平、友谊与梦想”的奥运圣火来到“七朝古都”开封,这座1000年前世界最繁华的大都会,以开放奋起的新姿欢迎圣火的到来。
8时许,起跑仪式在“百年学府”河南大学举行。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点燃了第一棒火炬。那一刻,全场鼓乐齐鸣,礼花满天,上万名河南大学莘莘学子载歌载舞,欢呼雀跃。
开封火炬传递路线全程6.6公里,其中4.2公里在河南大学校园内进行。这座见证中国教育百年历史、拥有4万多名在校生、培养出72位院士和多位大师级人物的高等学府成了欢乐的海洋。
“七朝古都”开封,北宋时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荣的都市,张择端的传世画卷《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当时东京汴梁的繁华盛景。然而,黄河数百年来一次次泛滥改道,开封一次次被黄河泥沙淹没,如今开封地面以下还层层埋存着6座城池。
悬挂在圣火传递沿线的“踏着昨天的辉煌,向更高理想飞跃”等标语和旗帜,表达了开封人再创辉煌的愿望。作为开封首棒火炬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王立群教授动情地说:“由于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愈难弥坚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封才能生生不息。这与参与、拼搏和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相通的。圣火的光芒,将照亮古都开封的奋起复兴之路。”
上午10时,第208位火炬手张武用手中的祥云火炬点燃了故乡的圣火盆,也点燃了开封奋起腾飞的激情。张武是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主设计者,他激动地说,是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他,这次回故乡参加圣火传递,亲眼看到“七朝古都”开封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都市。古老的中原与世界同步,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洛 阳
来自希腊文明的奥林匹克圣火27日在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洛阳传递。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辉映着见证并承载了近两千年中西文化交融的千年帝都。
当丝绸之路成功地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这条东起洛阳西至地中海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者、商人沿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国道”来往不绝。携带着饱含中华文明气息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的商队,从洛阳出发,经过西域、阿拉伯、波斯湾到达地中海。2007年,中国的考古学家在洛阳定鼎门遗址区唐朝堆积层,发现了清晰的骆驼蹄印。
借助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奥林匹克运动用友谊的纽带再次把东西方连接,为不同的文化创造交流的舞台。这个大舞台展示了不同文明的灿烂辉煌,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在向世界撒播中华文明的同时,作为中国有史以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洛阳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舞台,处处闪现着文明交融的印记。白马寺内的苍松翠柏,龙门石窟的雕塑碑刻,正是外来佛教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土壤之中的典型见证和丰硕成果。
昔日见证东西文化碰撞的洛阳,今天看到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明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成功交汇。
在祥和的音乐声中,奥运火炬从洛阳隋唐城遗址出发,经过208位火炬手的心手传递,历时1小时40多分钟,来到洛阳新区现代体育中心。6.9公里的传递路程,浓缩了中华民族历经治乱兴衰,再到辉煌今朝的沧桑历史。正如古人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我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受益者,我生活中的国际化元素越来越多。”洛阳市民陈愉说,“奥运火炬在洛阳传递,可以使更多的人感受洛阳的魅力,也使洛阳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加坚定。”
最后一棒火炬手、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乔文娟点燃了圣火盆,她激动地说:“让我们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更美好的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创造更和谐的美好世界。”
洛阳是奥运会火炬境内传递河南省的第三站。7月28日,奥运会火炬将在“甲骨文的故乡”安阳传递。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