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5日,《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首次把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纳入这部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义务,与老人不在一起居住的,应当经常问候、看望老人。
人们常说,法律是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被写入法律的时候,我们在庆幸法律日渐健全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不注重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诉诸法律的亲情
亲人之间的关心,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心本应是发自内心而不需要督促的。但由于一些子女疏于尽孝,使得一些老人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以期挽回子女久违的孝心。
2008年4月22日,淇滨区牛庄村郭老汉因为赡养费的支付问题起诉4个儿子,起诉时与长孙共同生活。
2008年7月21日,汤阴县某村王老太起诉现在淇滨区生活的二女儿,原因是其不支付赡养费。
2007年10月,郑州一对70多岁的夫妇将小女儿诉至法院,要求她一个月回家探望两次。
虽然目前支付赡养费的案例仍占大多数,但父母要求子女进行精神赡养的案子也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物质生活日渐充裕的今天,老年人可能更希望子女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经常与他们交流,而这些要求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给予所能满足的。能否在精神上赡养好老人已成为当今子女尽孝的首要问题。
工作、行孝二者不可兼得?
百善孝为先,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稍作反思你或许会发现我们中的多数人却一直在重复着这样的成长轨迹:小时候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走向社会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业,有点儿时间也是围着自己的小家庭转。以至于有人如此表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其长大成人。有些孩子上大学后却变成了候鸟,要钱时才回来一趟;结婚后又变成了游客,老家好比景区,回来“观光”的次数越来越少;父母年老体衰后,儿女又成了断线的风筝,想把他们“拽”回来都成了一种奢望。
或许多数人是有孝心的,但因为工作实在太忙很难抽出时间,或是总觉得以后有的是时间,想等自己有了足够的金钱和时间后再好好地回报父母。殊不知,很多事情并非有没有时间,而是我们有没有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今年74岁的退休干部李善修老人身体硬朗,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民间艺术家。他雕刻的木质花瓶、创作的油画和素描等作品在周边城市已小有名气。他的5个孩子中,4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并定居,只有小女儿在本地。谈起他的这5个孩子老人赞不绝口:“孩子们虽然都很忙,不能经常陪在我身边,但我挺为他们高兴的,因为他们现在过得很好,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5个孩子对我们老两口都很好,很孝顺。女儿在本地,离我们最近,每个星期都来看我们,后来我们觉得她工作忙又要照顾孩子就让她两个星期来一次,不过她还是坚持每个星期都来看我们。”李善修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虽然只有女儿一个人在身边,但因为她很孝顺,自己仍感到很欣慰。
“只有到过年时才能跟其他几个孩子相聚,不过有时候也聚不齐。4个儿子中数老四最忙,他在南阳油田工作,整天加班。”说起不能常见面的儿子,老人眼里有一丝惦念,“我不怪他,其实我很理解他。孩子有自己的事业,他是在为自己的事业努力奋斗,在努力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我应该支持他的工作。我和老伴虽然时时刻刻想看到孩子们,希望他们能经常陪在我们身边,但这样对孩子们来说不公平,只要他们健康我们就很高兴了。”
李善修的儿子们因为工作忙很少回家,但每次回家都会给老两口带回很多东西,并给他们一些生活费。小儿子知道父亲喜欢画画还特意给他买了些素描、油画类的书籍。有一次小儿子回家给老两口带回了一部DV机,李善修和老伴觉得既新鲜又好玩,那天他们拍下了很多画面。后来想儿子时老两口就拿出DV机看看。孩子们贴心的礼物,让李善修和老伴甜在心里。不过李善修说:“其实我最高兴的时候不是我的作品创作成功的时候,也不是收到孩子们礼物的时候,而是全家欢聚一堂的时候。现在日子好了,不缺吃不缺穿,如果能多些时间和儿孙们聚聚,我和老伴就更满足了。”虽然不断强调孩子们应以事业为重,但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李善修的言语间仍掩饰不住希望常见到儿孙们的愿望。老人说,一家20多口人一起吃饭对于他们老两口来说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供电公司的刘蕴伟终于在去年春节的时候回了趟周口老家,算起来距离上次回家已经整整7年了。其间,刘蕴伟的儿子出生了。由于经常要加班,老家又比较远,刘蕴伟很难抽出时间回老家。
去年重阳节的时候,老师的一个课外作业让刘蕴伟的儿子小辉哭了很长时间。当时,小辉问刘蕴伟:“老师说重阳节快到了,每个小朋友都要给自己的奶奶洗脚,谁洗得最好,谁就是最孝顺的孩子。我没见过奶奶,我到底有没有奶奶?”小辉的话让刘蕴伟一时无言。刘蕴伟说:“小辉最羡慕别的同学上下学都由爷爷奶奶接送。本来打算去年暑假带小辉回老家的,因为临时有工作又没回成。”
刘蕴伟的爱人说:“其实蕴伟很爱自己的母亲,加上常年不在母亲身边,他对母亲的感情反而更深了。身为妻子,我很了解他。孩子一岁的时候,我们有心带着小辉回老家,那时恰逢两网改造,蕴伟说这事关乎老百姓生活,是整个供电部门的大事,我们看望母亲有的是时间;孩子3岁时,薄弱的鹤壁北部电网亟待加强,大闾寨变电站正在建设,蕴伟说如果这个矿区的变电站不能按时完工,几万名矿工兄弟的生命将会受到极大威胁;孩子5岁时,终于等到他有公休假了,小辉可以回老家看望奶奶了,蕴伟却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他说班组的人员少、工作多,他是班长应该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
不经常回家的刘蕴伟会时不时地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家里的老人。“我也想过把父母接过来住,但老人在老家生活习惯了,不愿意搬过来。幸好家里还有个弟弟,对老人也有个照应。”
刘蕴伟说精神赡养这个提法很好,现在什么也不缺了,老人更需要精神上的孝敬。
行孝,呼唤精神赡养
关爱老年人,不仅是每个家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社会所面临的问题。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多数老年人在吃穿用上已没有后顾之忧。对于那些子女在外地的老人们来说,最缺乏的是精神上的关爱。
无论是父母子女间的骨肉之情,还是兄弟姐妹间的手足之情,都应该是一种人性的本能需求,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如果这种亲情的表达沦落到需要法律强制执行的地步,无疑是亲情的悲哀。
“尊老爱幼是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问题绝不仅仅局限于赡养费的给付,老年人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对子女而言,对父母的精神赡养是一种不可推卸的义务,是一种必须履行的责任,是一种不容推辞的道德约束和法律要求。”新区的王正先生说。
“常回家看看有那么难吗?现代社会生活紧张、工作繁忙、竞争激烈,但怎么说也没忙到无法和家人团聚的地步。有些年轻人的业余时间是花在社交应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上了。”在新区新世纪广场休息的李老先生对记者说。
“老人有老人的天地,子女有子女的世界,子女再孝顺,给予老人的精神赡养也是有限的。精神赡养可以是多种方式的,直接参与提供的精神赡养效果固然很好,但间接提供的精神赡养也很可贵。一个电话、一次探望也许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都会让老人很满足。”李善修说。
淇滨区政府的王女士认为,给老人订上几份报刊、买几本好书可能会使老人感到温馨。外面的信息了解多了,老人的视野也就拓宽了,文化生活丰富了,精神上也就不会太过失落了。另外也可以帮助老人培养某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如集邮集报、养鸟种花、绘画书法等,为老人寻找一个新的精神支柱。
行孝的方式有很多,最简单的莫过于时常抽时间陪陪父母。古语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自己的行孝条件都成熟时才发现世界上最爱自己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不妨从现在起,像歌里唱的那样“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