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荧屏导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期推荐
本期推荐
探索·发现
再找“北京人”
本版节目
均在央视播出
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08 年 9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家讲坛
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

  危急时刻

  

  1934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与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克服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段光辉的里程,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中国工农红军,这段光辉里程名叫长征。无论是中国工农红军还是长征,都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要读懂长征,首先要了解长征是怎么发生的,让我们重回长征前的20世纪30年代。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一位研究军史的纪实文学作家,为了探寻长征的原貌,花费6年的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并数度重走长征路,终于写成著名历史纪实文学《长征》。

  从本期节目开始,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重新踏上漫漫征程,走遍千山万水,感受风霜雨雪,去认识真实的长征。

  

  出征前夜

  

  1934年,由于左倾领导者否认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在组织上排斥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领导,在军事上推行错误的战略方针,导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苏区陷入困境。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这就是世人皆知的长征。

  

  突出重围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蒋介石以31个师的兵力向中央苏区腹地瑞金逼近,博古、李德决定撤出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一场被全世界称为“长征”的远征就此拉开序幕。蒋介石为了把中央红军聚歼在中央苏区内,采取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碉堡式推进政策。在蒋介石大兵力、拉网式的严密封锁下,中央红军数万人的庞大军队怎样冲破重重封锁线?

  

  浴血湘西

  

  中央红军利用蒋介石与广东军阀陈济棠之间的矛盾,顺利通过了前3道封锁线,到达湖南南部。博古、李德的意图是中央红军按预定计划继续向西前进,经广西北部北上湘西,与转战在那里的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合,建立一个新的苏区。根据这个计划,西进的中央红军必须冲破国民党军的湘江封锁线。

  

  遵义会议

  

  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从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骤减至3万多人。幸存下来的红军官兵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红军必须改变被动局面。遭受重大损失的中央红军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遵义会议成为转变红军命运的分水岭。

  10月1日至5日12∶30(十套)播出。

3上一篇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