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18集电视连续剧《好人谢延信》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该剧以河南焦煤集团鑫珠春工业公司的普通矿工谢延信的事迹为故事原型,讲述了一段至孝至爱的人间真情。谢延信是央视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全国道德楷模,为了兑现对亡妻的一句承诺,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的岳父、生病的岳母和痴傻的内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制片人赵谨一视该片如自己的孩子,从2006年创作之初她就说:“无论多么难,一定要拍出这部电视剧!”
不得不谈的缘起
在解决难题之前先谈谈该电视剧的缘起,老谢的故事绝对“正”,承诺、责任……但所有的这一切都让它更适合做一个报告文学,而非电视剧。一次偶然的机会,赵谨一看了一篇关于老谢的事迹报告,之后,她决定:“我要做这样一部电视剧!”千般阻挠和万般不解,连老谢家乡的人都多次质疑这部电视剧是不是能成,赵谨一紧咬的牙关一直没有松开过,她甚至对不合作的人拍着桌子喊:“你们愿意拍我拍,不愿意拍我也拍!这里拍不了我就上平顶山去拍,再拍不了就上山西去拍!”
一直疑虑,这样一个女人为何如此执著?来来回回,她只说一句话:“这个男人太不容易了。”说这话时,用的是一种惺惺相惜的语气,谈得久了,她才在言语之间冷不丁冒出一句:“没有这样家庭境遇的人,是不能想象那种艰难的。”看来,该剧的缘起并非一纸报告那么简单。追问下去,笔者得到一个意料之外的回答:“其实,我和老谢有差不多的家庭状况。”
原来,赵谨一的父亲是军人,在年轻时遇难,家庭的巨大变故让母亲突然病倒并哑口,至今未愈。那时,病床上的母亲会蓦地挺身坐起,满脸泪水地敲击床板,那种哀伤无法表达。在那些最痛苦的日子里,作为家中长女的赵谨一挺起胸膛,她告诉母亲:“妈妈,不要悲伤。从今天开始,我不仅是您的女儿,也是您的丈夫!”从那天开始,她就承担起了家中所有的重担,照料病床上不能自理的母亲,以及年幼的儿子和无人照料的侄子……一晃10多年过去了,“很累,但这就是责任”。当看到老谢的故事时,赵谨一感觉到了一种深层次的呼应,“我能理解老谢,他承担着这个家庭的全部责任,我照顾自己的妈妈已感到非常不易。他照顾的还是前妻的父母和弟弟,能坚持下来,就是平凡中的伟大!”
在真实的基调中强调“情”
赵谨一的真实经历告诉她,家庭的重担是会压垮人的,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那老谢的支撑是什么呢?那就是爱。“爱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那是血液互相流淌的感觉,是肠子互相牵动的感觉。”在和老谢的接触中,赵谨一发现,他是个极其单纯的人,央视记者敬一丹曾在《感动中国》的晚会上问:“老谢哥,你现在出名了,有什么进一步的打算吗?”老谢憨憨地笑答:“进一步把家庭搞好。”可见,在他的心中,家就是他的全部。
故事的讲述从前妻去世开始,且以一种悲情的调子延续。“本来添了几个调节气氛的人物,想让调子轻松点儿,后来又拿掉了,因为仅仅是老谢本身的故事就已经非常感人了。真实地展示苦难,这种好看体现在人物的种种情感细节中。”赵谨一在拍好后拿着剪辑版给当地的人看,矿工们一边看一边说:“像老谢。”眼泪却再也止不住往下流。
进山造房,下井取景
剧组在河南的山中搭了两间平房,打造成老谢的家,为了还原他在矿井下工作的场景,赵谨一带领全组下到矿井中。“本来是不许女人下井的,但没办法,我必须盯着。”赵谨一说。无论春夏秋冬,下井都要穿棉衣服,而且穿前要脱掉自己的所有衣服。那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拍摄,空气中的异味时隐时现,墙壁上不时渗出水来,工作人员打起大灯,主演吴军抡起铁铲……一切进行得都很谨慎,没有人知道这些灯光是否会影响矿井安全,因为几乎没有剧组亲自下过矿井。虽然有工程师亲自陪同监督,但赵谨一一直揪着心,直到全部人马安全回到地面才踏实下来。地面上,站着很多矿工,他们浑身粉尘,黑糊糊地站成一排,只露着一排雪白的牙齿,向摄制组的人微笑。说起老谢,矿工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老谢是个老实人,腼腆,从来不急。”“多复杂的活儿交给他,他都会尽量干好。”
谈话已至深夜,赵谨一依旧谈兴甚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一直在寻找能使中华传统美德流传下去的动力,在老谢的身上,我们找到了!”
(张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