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矿工送水、缝衣的党妈妈
1953年秋天,20岁出头的党素珍嫁给了杜儿坪矿的一名矿工。当时杜儿坪矿处于初建时期,工伤事故不断。党素珍惦记丈夫,常提着水壶到井口接丈夫回家,一位矿工对此很羡慕,有一天,他开玩笑似的从党素珍手中夺过水壶,说道:“让咱也喝两口。”看着矿工们你争我抢,党素珍萌发一个念头:让所有矿工兄弟上井后都能喝上一口热水。此后的50年间,党素珍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杜儿坪矿是年产量400万吨的大矿,每天上早班的工人上千人,党素珍一次要准备3大桶水:1桶橘子粉加白糖水、1桶茶水、1桶白开水。遇到下雪天,她会在开水中泡上些生姜,为矿工们驱除风寒。她准备的水,不仅供上井的矿工喝,还要让矿工们倒入瓶中带到井下喝。
煤矿工人下井干活摸爬滚打,衣服常常不是破了就是扣子掉了,党素珍就自备针线,为矿工们义务缝补。杜儿坪矿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收集整理党素珍事迹时曾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1981年到1990年,党素珍为矿工缝补工作服1.42万件、手套2.37万副,用去扣子630袋、针60包、线36把、布10多米……
●义务宣传安全生产的党妈妈
1954年的一天,党素珍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挑着一担水来到井口。眼前的景象让她惊呆了:井口乱成一片,有一个矿工被工人们七手八脚地抬出来。党素珍猛扑上去,一边为他擦拭脸上的血迹,一边号啕大哭。从此,党素珍的服务站多了一项服务内容:宣传安全生产。为了搞宣传,党素珍每年自费订阅了十几份报纸,坑口阅报栏被工人们称为“党素珍阅报栏”;她自费买了录音机、大喇叭,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她在家属区、矿区大街上制作了16块黑板报,3天换一次宣传内容。50年间,党素珍先后用坏了12台录音机、两台卡拉OK机、300多盘磁带、两个麦克风、5个扩音器……
1985年,杜儿坪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48条生命消失了。当时,生产瘫痪了,工人们不敢下井了。党素珍站出来,安顿遇难矿工家属,到家属区一家一户做工人的工作,动员他们走出阴影,接受教训,尽快恢复生产。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她走访了101户家属,一家一户登记、签订安全联保合同。在党素珍的影响下,各居委会、各小组都行动起来,居委会包组,小组包户,全民联保安全工作在杜儿坪矿开展起来。
●扩散的“党素珍效应”
2005年,年已七旬的党素珍因患脑梗塞住进医院,才不得不停止对矿工的服务,然而,她的爱心已经潜移默化了众人,她的精神渗透到矿区每个角落,一批批矿嫂主动加入到她的后继者队伍。每天早上6时,天蒙蒙亮,杜儿坪煤矿党素珍支前服务站前,有一位老人一边招呼下井的工人喝水,一边送上安全嘱咐。这位老人叫李春娥,3年前,年近60岁的李春娥接替病倒的党素珍为工人们义务送水。李春娥说:“只要身子骨行,俺就要沿着素珍的路走下去。”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杜儿坪煤矿就出现了一支长年活跃着的家属志愿者服务队,她们为矿工“送温暖、献爱心、嘱安全、做宣传”。党素珍做过的工作,服务队一件不落。刘广兰、关改儿都是矿工的妻子,也是为矿工服务的积极分子。刘广兰说:“起初上矿为工人服务总觉得不好意思,党素珍对我们说,矿工是咱亲人,怕什么?”家属上矿义务服务,家里事有时就管得少,家里人难免生出怨言,党素珍就亲自上门做工作。在党素珍的带动和影响下,杜儿坪矿50多个职工家属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一时间,“党素珍效应”在当地扩散开来。
现在,一大批具有“党素珍精神”的好矿嫂,在杜儿坪煤矿所在的西山煤电集团内涌现出来。集团下属的官地矿职工家属郑冬梅的大女儿2003年出了车祸,郑冬梅医院、井口两头跑,志愿服务一天都没落下;矿工家属王淑英2005年7月做了子宫肌瘤手术,身体刚刚恢复一个星期,就又投身到送温暖活动中;孙梅英的父亲患病住在老家,她每次回去探望,都要避开志愿服务的活动时间。
在这些矿嫂的努力下,“党素珍精神”得以延续,火热的爱心继续温暖着西山煤电集团的每位矿工兄弟。
(王 婧)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黑金地的女人》中的女主角李春花的所作所为,主要是以山西杜儿坪煤矿的党素珍为原型的,这位好矿嫂为矿工送去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温暖,被矿工们亲切地称为“党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