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泪送大师:为了告别的聚会
谢晋的灵堂,成了白玫瑰的海洋。为了用电影的方式悼念谢晋,大厅正中挂起了红色的影院帷幕,鲜艳夺目,仿佛谢晋的电影情缘并未休止。
为了和谢晋导演做最后的告别,上万人从全国各地自发赶来。上海龙华殡仪馆人山人海。
“他点着了我人生第一支烟……”著名演员潘虹说,在拍摄影片《最后的贵族》时,谢晋导演一句“用你的形象演另一个人的灵魂”令她刻骨铭心,从此懂得了如何表演。在50多年的电影导演生涯中,谢晋总是善于挑选演员,善于鼓励演员,成为今天中国影坛许多优秀演员的引路人。追悼会现场,潘虹泣不成声:“谢晋导演去世了。我一下子就觉得精神支柱没有了……”
“谢谢您教会我们这么爱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鲍芝芳无法控制地哽咽着。鲍芝芳和黄蜀芹、石晓华、武珍年,是在谢晋导演的培养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四位著名女导演。谢晋带她们每个人拍完两部戏,然后就放手鼓励“自己去干”,但她们的每一部作品又始终在谢晋导演的视线之中。中国的影坛,正是这样完成薪火相传。
濮存昕、赵薇、范冰冰、刘晓庆、朱时茂、丛珊……影视圈的很多人都来给谢导送别,都是一身黑衣素服,神情凝重。贾樟柯、许鞍华分别作为内地和港台电影导演的代表前来悼念。周迅、陈凯歌、吴思远等不能前来的电影人也都送上了花圈,以表怀念。
然而,当天的告别仪式上,主角也许并不是电影圈的明星大腕们,而是谢晋的影迷,那些普普通通的影迷们。
25日晚上10时,一辆面包车从河南新乡市辉县的郭亮村出发开往上海。车上的十名老乡,带着全村人的寄托和心愿,来送谢晋导演最后一程。
“是谢晋导演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永远想念他!”赶了三千里路到上海的村支书宋宝军,今年61岁,他眼睛里布满血丝,含着热泪对记者回忆说,得知谢导演去世,所有村民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香,都想来看谢导最后一眼,说上几句心里话。
原来,18年前,谢晋筹拍《清凉寺钟声》,选择了郭亮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其间三上郭亮村,三个多月与村民同吃同住,结下深厚的情谊。谢晋是个感恩的人,拍完电影的第二年,他带着刚刚剪辑好的成片,坐飞机专程从上海赶到郭亮村,给全村人放了这部电影。这个沉寂的小山村,因为谢晋的电影而被外界认识,至今已有60多部影视作品在当地拍摄。
定格时代,铸就电影的民族魂
与谢晋有着深厚师生情的著名女导演黄蜀芹,从10月18日谢晋导演逝世以来,一直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中。她说:“我一直认为,谢导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他特别关注民族的命运。”
从早期的《女篮五号》《舞台姐妹》《红色娘子军》,到复出后的《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到后来拍摄的《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谢晋的影片总是在社会政治风云的大开大合中,展示着中国普通人命运的大起大落。
电影学院倪震教授说:“《天云山传奇》在放映时,多少观众哭湿了手帕,冬季看电影散场都忘了拿大衣……他的电影深深地触动和抚慰了几亿人的心灵创伤和历史悲情,呼唤起全国的民族记忆。”
上海电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说,谢晋导演用胶片刻画了13亿国人金子般的灵魂。无论是《天云山传奇》中的罗群,还是《牧马人》中的许灵均或《芙蓉镇》中的秦书田,“这些人都在政治风云的变幻中,被打入生活最底层,蒙受从肉体到精神的扭曲,却始终追求爱和真理。谢晋的作品,一百年后还会有人看,因为它们记载了中国重要历史时期老百姓的命运,歌颂了人类的真善美。谢晋的电影是永恒的,谢晋是永恒的。”
谢晋的银幕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是和谢晋的电影一起成长的。”在文广集团工作40多年的陈文亭是电影放映员。谢晋的电影,出来一部,他就放映一部。“我自己也记不清放了多少场,看了多少遍。谢导的电影真实、贴切,把人物的命运和特殊时代的背景结合在一起。这是他为社会留下的重要财富。”
谢晋,为文艺界留下最高的标杆
1998年,谢晋从影50周年研讨活动上,谢晋宣布了一封给自己的信,令人难忘……
“今天我和大家一样高兴,又想对被祝贺者谢晋说几句严肃的话。谢晋,你可以有一点兴奋,但不要过于兴奋。从艺50年,拍了35部影片,至少说明你没有虚度年华,浪费光阴。但你不觉得日子过得太快吗?一眨眼50年过去了,你一直说至今你没有将最好的影片拍出来。你76岁了,你还有多长时间?三年?五年?总之没有50年了。所以,你不要太兴奋了。你要只争朝夕,把握每一天,每一小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拍好电影。”
“谢晋,你可以有点满足,但不要太满足了。你的电影受到群众喜欢,值得自豪,但也有许多遗憾。说是从艺50年了,其实哪有50年?从《舞台姐妹》到《青春》,其中至少有八年是空白的。还不算有许多按别人的意志浪费的时间。今天如果再补你十年有多好。你的电影也留下种种遗憾,有自己的局限,也有其他原因。如果能够重拍有多好,拍出一部没有遗憾,或者是少点遗憾的作品来。”
“谢晋,你可以有点骄傲,但不要太骄傲了。你要感谢许许多多老师、领导、朋友,你的作品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帮助。离开这些,你就不是今天的谢晋,你就会缺少许多作品。你还要感谢时代。只有在邓小平创建的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下,你才有放开手脚不断拍片的机遇。衷心希望今天的祝贺不是你息影的开始。祝愿你继续拍出满意的作品来。这是我个人的愿望,也是所有人的愿望。”
在这一封如此独特的“给自己的贺信”里面,人们仿佛能听到谢晋心的跳动。这,才是大师。
的确,谢晋辞世,人们怀念的不止是用光影传奇讲述人间冷暖真情的一位电影艺术大师。更值得怀念的,是他的人品高贵、性情磊落,为文艺界留下了最高的艺德标杆。
谢晋的名言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曾多次说:“给我什么奖、什么房子、什么车子,都没意思。我急需的是本子、本子,如果再能拍几部好片子,我这一辈子才可以。”他始终没有停下工作,即使在晚年为获得电影投资而辛苦努力,他也始终怀抱着若干部电影的梦想。他说,倒也要倒在摄影机前……
“谢导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谢晋的同事、上海大学影视技术学院执行院长金冠军说。在他眼中,谢导一生的成就如此辉煌,但对人却始终真诚、热情;谢晋荣誉等身,但始终清贫,不求名利。谢晋的家庭生活充满了不幸,晚年失去爱子,更是促使谢晋导演辞世的致命一击,但谢晋依然充满了乐观情绪,继续用激情和快乐鼓舞着身边的人。
直到晚年,谢晋还担任上海大学影视技术学院院长长达13年,继续为中国电影培养人才。谢晋逝世后,学生们在校园里点起万点烛光,怀念他们的好老师,好院长。
金冠军说,谢晋,始终以自己的生命燃烧着中国电影事业。谢晋曾多次说:“我们这一辈人首先要有冲的精神,不怕冲得头破血流。实在冲不上去了,倒在地上做人梯,让年轻人踩着我们的身体继续前进。”
无数人怀念着大师,无数人心中的大师。他们讲述的谢晋,都那么令人感动,令人心灵震撼。谢晋导演走了,但愿他的精神得到传承。
难忘谢晋!难别谢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