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过日子的主题是少开支,吃饱饭。”
“如今温饱早已经不成问题,但是有了新的烦恼,基金什么时候解套,该买什么理财产品,钱如何生钱来养老?”
1949出生的黄允先生头发已经花白。随着钱袋子日益变得充盈,黄允有了新的烦恼。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百姓财富不断增长的30年: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43元,到了2007年,这个数字提高到13786元。
黄允回忆了自己的“收入档案”:“1975年,我大学毕业回到广东省茂名市一个小镇工作,工资是56元/月。到了1980年,工资增加为77元/月,以后工资三四年提一次,但每次都是20元左右。”
“那时日子过得很紧,夫妻生活用一个多人的工资就够了,但是只要老家有亲戚来,基本上就得把两个人的工资花完。到了1993年,家里的存款才有1000多元。”
“收入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也就谈不上什么理财了。当时的国库券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理财产品,但都是单位直接分摊到个人头上,每年有一二百元,利息还比较高,到期后自己去银行兑换。”
“1993年,是我的人生转折点。那是小平同志第二次南巡后不久,我听到了春天的号角,扔掉‘铁饭碗’前往深圳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几年的辛苦创业后,我在深圳买上了房。”
千千万万个像黄允一样普通的劳动者,在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力拼搏的同时,也用勤劳的双手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00多亿元;而200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近25万亿元。
国家实力不断增强,老百姓的钱袋子也日益充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7年的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
理财的需求开始“生根发芽”。2000年以来,从基金、股票到银行理财产品的热销,我们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走进了“理财时代”。
当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股票、基金的时候,年过半百的黄允也心动了,投入2万元买了基金,当时基金净值为1.14元。哪知资本市场风云莫测,如今已经跌到4毛多。
“反正已经被套了,那就放着吧;现在手头相对宽裕了,2万元又不等着用。”
“我们这一批人要开始考虑养老的问题了。尽管CPI涨幅已经回落,但仍高于一年期定期利率,钱放在银行反而缩水,怎样才能实现保值增值呢?”说起CPI、负利率这些热门的财经术语,年过半百的黄允一点儿都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