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11月5日晚报二版刊登的《“新乞丐”乍现街头,拦人搭讪只为讨钱》一文,颇有感触。在市区一些路段,笔者也遇到过类似情景。
一次,我与朋友外出办事,走到新区鹤煤大道与嵩山路交叉口处,迎面碰上了一中年男子向我们行乞。朋友客气地告知对方没有多余的零钱,谁知这个乞讨者立即掏出一叠10元、5元面值的钞票大声炫耀能够找零,说着说着竟向我们伸出脏兮兮的手……看到我们人多,男乞丐才骂骂咧咧地悻悻而去。
还有一次,我们兴致勃勃地从商场出来,一个40来岁的中年妇女就跟了过来,二话不说朝着我们合掌便拜。同为女同胞,朋友们于心不忍,便相继掏出几个硬币递了过去。那中年妇女收下钱后可能嫌少了,马上换了一副冷面孔,嘴里还十分不满地唠叨着,好像反倒是我们欠了她似的。
说实在的,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遇上拮据甚至挨饥受饿的时候。在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当时不少人家都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我那70多岁的奶奶也去拾菜叶,割茅草,开荒地。那时周围的人们大都忙于生产自救,谁也不愿上街去哭穷去索要。大字不识几个的奶奶就曾饿着肚子告诫家里人:人穷志不穷,凡事靠自己。这话,让人至今不敢忘记。
我曾经认识一位在菜市场卖菜的残疾青年,他是那样的勤快和热情,从不缺斤短两,清瘦的脸上常常挂着淡淡的笑意。我也曾经遇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拒绝路人的施舍,明确地告诉大家:“我是捡破烂的,但不是要饭的。”其实,人的贵贱之分,并不在于财富的多少,更重要的还在于精神。就像那位卖菜的小伙儿和捡破烂的老太太,你能说他们低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