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淇 水
上一版3  
或许,故乡真的回不去了
传承经典一路走来
母亲的教诲
初冬 李月英 摄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08 年 12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或许,故乡真的回不去了
侯果山

  我是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揭晓后买获奖作品《秦腔》的,没想到一拿起来便再也放不下了,像是饮一坛醇香的老酒,真真快哉!

  《秦腔》作为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小说是相当成功的,是无与伦比的。它具有史诗的性质,却没有触动所谓的大事件,而是把农村还原为鸡零狗碎的生活原貌,用纯客观的态度,像一个农村多嘴妇一样将一个村子的家长里短娓娓道来。生活其实本来就是琐碎的,传统的文学思维总是习惯将零碎的生活整理得有模有样,像将本来生动的树根加工成呆板的根雕一样,这样的好处是使生活情节化甚至戏剧化,操作起来更容易,但却不可能让我们全景式地了解真正的农村。现在,我们通过那些普通人家的生活,轻而易举进入农村的心脏,感受到一种极其细微的律动。

  《秦腔》的语言保持了作家惯有的那种精练、简洁、从容、流畅、富有乐感且饱含情感的特色,像拉家常,读起来没有一点距离感。我以为这种语言其实与生活是契合的。

  在当代文学界,贾平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光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还创作出许多风格独特的中长篇小说,《秦腔》应该是他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为自己熟悉的故乡树起了一块不朽的碑——“故乡是以父母的存在而存在的,现在的故乡于我越来越成为一种概念”,“故乡啊,从此失去记忆”。的确,当与故乡的亲情逐步消失后,或许故乡真的是回不去了。这是作家的悲哀,也是所有远行人的悲哀。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