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国强
其实,问题不在考不考语文,而在学不学语文。现在大部分高校,除了中文、新闻等少数专业,大部分学生已经不学“大学语文”了,理工科学生不学语文是理所当然,连外语专业也不学语文了,就叫人怀疑教育决策者是不是真懂教育。
曾经听大学俄语专业的一位学生说,刚入学时,不学中文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学得深了,中文基础差的影响就显露出来了。比如翻译,中文基础不好,碰上比较复杂的句子,译起中文句子就比较吃力,勉强译出来,也传达不出原文的文采。这位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的是,中文底子薄,就无法感受、把握优秀外语作品的精髓。如同欣赏音乐需要懂音乐的耳朵一样,一个外语学习者,要感受到并掌握外语作品的语言风格、节奏、用词的技巧——通称为“语感”吧,是需要本国语言的语感积累的,没有本国语言的“耳朵”,要听懂外国语言的精髓是不可能的。这些本来是最基本的道理,但是教育愈来愈急功近利,都顾不上了。这次自主招生的上海六校中,就有上海外国语大学。
已经有不少专业人士反映,即使是在博士生、硕士生当中,写起论文来文理不通的也大有人在,问题还是中文底子差。高中毕业以后就不上语文课了,中文底子能好吗?当然,少数有语言天分者除外。
去年10月21日的《中国教育报》第3版《切实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价值引领力》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既要解决学生具体问题,满足学生个体现实发展需要,又要重视具体工作背后最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社会价值及其在个体价值中的确认和延伸。”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谁能读得下去?该文作者是一位博士研究生——即使不是读中文的,一个博士生,也不应该写出这么折磨人的句子来吧?
这样的博士生培养出来,吃苦头的是整个社会和学生自己;学校反正把学费赚到手了,管你论文写不写得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