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陈志付
(上接12版)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开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为驱邪,如今则象征开门大吉。
拜年既体现出晚辈对长辈的一种尊敬,也是人们之间相互表达辞旧迎新的一种礼节,更是联络感情的有效途径。至今农村拜年还有“抢头”的习俗,人们以抢先给长辈叩第一个头为荣,谁先叩第一个头表示谁最有孝心。多数人家的子女在大年初一未等吃饺子就给父母叩头拜年。
吃完饺子后,由家中的长子率弟弟、妹妹挨家挨户地给家族和村里其他长辈拜年。从前在比较大的村庄,拜年活动需要进行整整一个上午,由于起五更和拜年的劳累,人们在下午一般都要休息一会儿。
传统的拜年习俗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化解邻里矛盾、增进邻里团结的积极作用,是教育青少年从小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礼教的一种延续方式。现在这种礼仪性的活动已经有所淡化。
大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也叫串亲戚,主要是给长辈亲威拜年。串亲戚要按照辈份高低和亲疏远近安排时间,一般是从初二开始先给姥爷、姥姥和舅舅拜年,初三到岳父家给岳父和岳母拜年,初四给姑父、姑姑和姨父、姨母拜年,有几个姑姑和姨母一天就要串几家,一家也不能落下。
拜年串亲戚是要带上礼品的,礼品多少视家中条件而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生活普遍贫穷,一盒4两装的饼干就可以串一家亲戚,这已经算是像样的礼品了。鹤壁山区的人则是用柳条串上十来个柿饼当做礼品去串亲戚。
好在当年都是这样的条件,谁也不会计较。礼轻情意重,要的就是这个礼节。
当年串亲戚还有一层含义,由于平时亲戚之间各自为生计忙碌,一年中互相来往的机会就很少,过年时串亲戚成为联络亲情难得的机会。殊不知从前串亲戚要令多少人家发愁,一愁去串亲戚没有礼品可带,二愁来了亲戚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招待人家。当地从前流传一句话“穷怕亲戚富怕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咬碎一块糖,三人当礼品
齐馨芳回忆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孩子们在拜年时能得到长辈的一两个核桃或一两块水果糖算是幸运的了,如果能给1分钱更是难得的。然而那时的孩子都很知足,没有过高的奢望,他们得到核桃后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赌核桃”游戏,直至输光了核桃才高高兴兴地各自回家。
齐馨芳在六七岁时与两个小伙伴随几个哥哥一起去给村里一个姓贾的老人拜年,待领赏时老人从又破又脏的衣兜里摸出了一块糖,他和小伙伴们看到后将老人围了起来,一起举起了小手眼巴巴地仰望着老人。
不料老人把糖放到嘴里后用牙咬成了3截,然后再吐出来,分给了3个小伙伴一人一粒。齐馨芳和小伙伴们高兴地接过沾满唾液的糖粒,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吸吮起来。
当时糖在嘴里是甜的,而齐馨芳说他现在回想起来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件事。他对村里其他已经作古的人都记不清楚了,只有这位贾老先生还活在他的记忆中。
在齐馨芳的家乡鹤山区农村,现在拜年时长辈除了给孩子们递上瓜子、糖和核桃之外,还少不了发一些“拜节钱”。而齐馨芳说这些与当年带有唾液的糖粒的分量是不能相比的。
多年来,已经成婚的鹤壁男青年是得不到拜节钱的,而新婚的媳妇给长辈拜年时要给拜节钱。新媳妇拜年时要有嫂子引领介绍,这是一种相互认识、确认辈份的礼节性活动,长辈给新媳妇发拜节钱,表示认可和祝福,第二年便不会给了。
同样,新嫁出去的闺女在大年初三回到娘家时也要由嫂子领着给邻里和本族长辈拜年,表示对长辈的探望和尊重,长辈给“新闺女”发拜节钱后,来年也不用再给了。
■年俗在守望和淡忘中徘徊
祭灶已过,年味儿越来越浓,我们在追寻年味儿的同时,既体会到了传统年俗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当代年俗的时尚。年俗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中蕴含着民族情感的众多积淀,随着时代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年俗被注入了具有活力的新的文化元素。
有位朋友与记者谈到过年话题时说,现在的年过得真是越来越没劲了,吃的穿的玩的平时都不缺,过年也就是睡觉、看电视、打麻将而已,与平常的假期没有什么区别,7天假期过后也没什么印象。
从前过年人们不顾一切地赶回家团圆,而有个朋友则告诉记者,他要利用春节假期飞往海南游玩。从前过年时一家人洗菜的洗菜、掌勺的掌勺,一起动手筹办年夜饭,如今许多人把过年餐桌安排在了饭店。从前要花费好几天时间上门拜年,现在躺在被窝里发短信一会儿工夫全搞定……感觉年味儿的亲情淡了。
无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的年味儿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年俗面临着挑战,千百年来固守的年俗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被淡忘。
然而,在这守望和淡忘之间不管千变万变,年俗在中华文化中的传统地位没有变,春节在传统节日中的地位也没有变。如果有所改变的话,结果只不过是又成了新的年俗文化和产生了新的年味儿,也只能是让年俗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而已。
在今天看来,传统的年俗文化中相当一部分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民间仍保留着过年时供奉所谓的财神、火神、门神、土地神等七十二全神的习俗。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善良的人们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体现了人们期盼过太平日子的强烈愿望。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年俗中有许多文化元素将会随之发生变革,还将会有许多新的年俗文化随之诞生,年俗文化在时代的脚步声中将不断花样翻新,年年都有新变化。
年俗篇
鹤壁精彩的社火表演。鹤壁日报记者 李国庆 摄(资料图片)
□编辑/白瑞 美编/李金芳
完全服务手册
孩子们在元宵节提着大红灯笼闹花灯。(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