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时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淇县农民李宜宾受邀走进中南海
与温总理面对面建言教育改革
打造软实力
吸引“金凤凰”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竣工
我省事业单位试行“以岗定薪”
新农村500强 我市占6席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2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
打造软实力
吸引“金凤凰”


  □晨报记者 张凯培

  

  素有“陶瓷航母”之称的新中源集团,将旗下第10个生产基地河南瑞兴堡建材有限公司落户在了鹤壁。对此,瑞兴堡公司总经理黄林基这样说:“新中源集团在各地考察了两年多,最终选择扎根鹤壁石林,看中的就是鹤壁市政府营造的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让我们企业有信心在这里发展壮大。”

  位于山城区石林镇的陶瓷产业集聚区,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落实了一系列服务措施,成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对集聚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创新服务机制 创造“鹤壁速度”

  项目要开工建设,企业最头疼的是相关手续的办理。2009年,在新中源集团瑞兴堡项目落地后,两天时间内我市相关部门就将企业需要的工商、税务等手续办理完毕,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环评,创造了“鹤壁速度”。

  为了能缩短企业的审批时限,加快企业建设进度,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全面实行问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大力推行上门服务、适时服务、预约服务以及全程代理的“保姆式”服务。

  “我们企业就是集聚区‘保姆式’服务的受益者。为了保证我们的生产线在2月底正式点火,集聚区专门协调电力部门到我公司对用电线路进行设计,还有公司的用水、用工、办理各种手续等,他们都有专人负责跟踪服务。”河南富得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久鑫说起集聚区的服务感慨不已。

  刘久鑫说,他们的项目从考察选址到双方谈判、签约仅用了两天时间。“之所以这么快就决定把项目放到鹤壁,看重的就是陶瓷产业在这里的聚集效应,更重要的是鹤壁市委、市政府给我们企业创造的良好投资环境,我们在这里投资不仅放心,而且更有信心。”

  目前,集聚区以商招商、亲商、安商氛围初步形成,尤其是“陶瓷航母”新中源集团落户集聚区以后,带动了沿海陶瓷企业纷纷前来鹤壁,目前集聚区已经签约陶瓷生产线46条,开工建设12条,已入驻陶瓷及其配套企业13家。

  24小时服务 为企业发展助力

  2009年9月的一天晚上,集聚区内因用电线路遭电击而停电。这个意外急坏了福源陶瓷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高理云。“炉中的产品正在烧制,如果不能及时恢复供电,公司的订单就无法完成,我们的损失会非常大。”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高理云拨通了集聚区工作人员的电话。“没想到他们立即就派人赶来抢修,冒着大雨一连干了几个小时,使电力得到很快恢复。我们对此非常感动,庆幸选择来了这么好的集聚区。”高理云说。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集聚区建立完善了夜间值班制度、工程进度周报制度、项目联络员制度等,按照“全天候工作、全方位服务、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思路,实行全周办公及24小时工作制,办公、吃住都在工地,对项目建设实行全程跟踪、贴身服务。

  截至目前,集聚区帮助企业解决用电、用水、临时住所等实际问题67件,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确保了集聚区内企业的正常建设和运营。

  延伸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企业要生产,招聘工人很重要。据了解,集聚区在制定产业工人培训计划时,特别针对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培训,加强与职业技术院校的沟通联系,聘请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培训,同时还争取在一些院校开设陶瓷专业,有计划、有针对性进行人才培训。

  集聚区加大对工人的培训,不仅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石林镇黑家岗村村支书陈海庆告诉记者:“通过集聚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俺村村‘两委’跟企业建立了联系,企业只要一有用工消息,村里就组织村民到企业上班,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都非常高兴。”

  除此之外,集聚区还加快了对配套企业的引进,目前配套企业已陆续进驻5家,物流、通信、金融网点等涉及社会服务方面的单位也要相继引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