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元
过年向孩子派发压岁红包,既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同时蕴含着长辈的美好期待与浓浓爱意。清人吴曼云在其《压岁钱》诗中说得好:“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笔带着长辈浓浓爱意的钱钞,所购亦非寻常物,而是无尽的成长快乐。
人不理财,财不理人。这已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理财从娃娃抓起,其言本身无错,但必须有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循序渐进,由小至大,由浅至深,由感性到理性,由零风险低收益到低风险高收益逐步推进。一步到位地将孩子推入风险投资的漩涡中心,如同将初学游泳者直接拖入深水区,其危害不言而喻。
更为重要的是,股票并非普通理财工具,其实质是一种成人的风险游戏。市场云诡波谲,行情瞬息万变,需要炒家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经济基础,能够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及时准确判断企业运行状况及赢利情况,在关键之时该出手时就出手。因此专家屡屡提醒说,普通公众炒股起码要有“三闲”的境界,即闲钱、闲暇和闲心。而很多证券市场在醒目处张贴的标语,上面就写着10个字: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我们不难想象,在股票市场难以预料的涨涨跌跌过程中,少不更事的孩子们如果感知股市震荡、压岁钱缩水,在“玩的就是心跳”的风云变幻中,如何能平静地端坐于书桌前。
家长若真心想让自己的孩子了解理财、体验理财,不妨从教育孩子自我管理零花钱和压岁钱开始,一步步引导他们学会计划用钱、节约用钱、理性消费。对于几岁到十几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而言,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金钱,比赚钱发财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