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根据寒热
辨疾病
春天养肝多晒眼
经常拉肚子
易得白内障
蜂花粉
可消脂减肥
女人30多岁要注意卵巢癌信号
这两类人易患糖尿病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10 年 2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据寒热
辨疾病


  只热不冷多见肺炎

  忽冷忽热或患疟疾

  根据寒热

  辨疾病

  发烧了,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热,产生这种不同的感觉跟个人体质有关,跟得的病也有关。专家表示,寒热不同主要有4种情况。

  

  恶寒发热

  自己觉得冷,体温却很高,盖被加衣也很难缓解。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的早期,一旦出现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

  

  只寒不热

  只觉得冷而不发热,添加衣被后能缓解。如果同时有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多属于慢性体虚性疾病,建议平时多保暖、少吃冷食或适当喝点温补中药。如果觉得局部冷且痛,多为突发性疾病所致,应及时祛寒保暖。

  

  只热不寒

  只觉得热,不怕冷。一为壮热:高热不退,多见于肺炎、菌痢、尿道感染的严重期,同时还伴有满面通红、口渴、出大汗等。此时除了冷敷并大量补水外,要尽快送往医院。二为潮热:如果午后或入夜发热,且为五心烦热,并有盗汗、颊红、口干等表现,多为肺结核、更年期综合征所致;如果是只有午后热,体温不高,其病多在脾胃,会同时伴有胸闷呕恶等表现,应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生冷、寒凉、油腻性食物,并到医院治疗。三为微热:发热不高(不超过38摄氏度),或仅自觉发热,多见于阴虚潮热、气虚发热等,建议用中药调理。

  

  忽冷忽热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如发作无规律,多见于少阳病,发作有规律多见于疟疾,或也因气郁所致。(喻朝晖)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