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女子短道速滑开启中国时代
王濛首金之战让人胆战心惊
“一哥”炮轰队伍
没竞争力
冰上狂欢夜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2010 年 3 月 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奥会中国获四大突破
女子短道速滑开启中国时代

  到北京时间2月28日上午,温哥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比赛已经结束。5金2银4铜,在11枚奖牌数等同于都灵冬奥会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团在温哥华大幅提升了含“金”量,特别是在花样滑冰双人滑和女子短道速滑两个项目上分别终结了俄罗斯和韩国的统治时代,另外像女子冰壶等项目也完成了历史性的突破;不过辉煌成绩的背后也凸显出中国冬季项目群众基础的薄弱以及优势项目面窄等问题。

  

  ◆五金缔造中国

  冬奥会新篇章

  

  从1992年始获得奖牌,到2002年金牌零的突破,中国队在冬奥会上可谓越走越辉煌,2002年盐湖城两金,2006年都灵冬奥会两金,而在温哥华,中国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获得5枚金牌。

  

  ◆女子短道速滑

  开启中国时代

  

  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大杨扬打破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纪录开始,女子短道速滑队就始终是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上争金夺牌的主力军。如今中国冬奥会金牌总数为9枚,其中短道速滑队就贡献了7枚之多。

  24岁的王濛,成为继陈善有之后又一位在单届奥运会上女子短道速滑项目中的三金王;中国军团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周洋一举挑落3位韩国选手夺冠。而3000米接力这个韩国队统治了16年的项目,中国队也在刘秋宏伤缺的不利局面下完成登顶。毫不夸张地说,在女子短道项目上已经开启了中国时代。

  

  ◆花滑双人滑

  终圆梦

  

  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开始,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和张丹/张昊这3对中国的“老大老二老三”就并肩出战。8年前申雪/赵宏博突破性地收获铜牌。8年弹指一挥间,当申雪/赵宏博登上最高领奖台时,这不仅仅是为两个人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且实现了中国花滑在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另外庞清/佟健也以打破国际滑联最高分纪录的自由滑分数获得银牌。

  

  ◆冰壶有

  所突破

  

  本届赛事中国队在保持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又在冰壶项目上完成突破。中国男、女冰壶队均是首次参加冬奥会,结果中国女队一举摘下铜牌,为中国赢得了在冬奥会历史上的首枚集体项目的奖牌。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上,选手李妮娜和郭心心也获得奖牌。

  

  ◆偏项明显

  一俊不能遮百丑

  

  金牌数锐增,但奖牌数与上届持平,说明了在个别项目上是有退步的。男子项目本届比赛中一枚奖牌没有获得,王濛在1500米和周洋在1000米均被判罚犯规取消资格,看似偶然但实际都与备战时对细节的关注度不够有关。

  与加拿大、美国、德国等欧美传统强国相比,基础实力薄弱,整体水平不高仍然是中国冬季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一些历史长,影响力大,如

  高山滑雪、越野滑

  雪、速度滑冰、冰球

  等冬奥会基础性项目上面中国队与世界强国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具有冲金实力的队伍面窄,又在个别小项上具有竞争力是中国代表团面对的残酷现实。

  (陶朗加)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