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的奉化市溪口镇,是蒋介石的故乡。1949年,蒋介石父子败逃台湾,从此无缘回乡。
据蒋经国日记记载,1949年4月24日下午,蒋经国的妻子蒋方良,带着儿子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和女儿蒋孝章离开溪口,在宁波登船,先行赶往台湾。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则于第二日下午3时离开家乡,后辗转于上海、福建、广东、四川等地,于12月10日下午2时飞离成都,傍晚6时30分抵达台北。从此,他们只能隔着海峡,遥望故土。
然而,两岸几十年的紧张对峙、相互隔绝,消不去蒋介石后人对故乡的思念。1993年,时隔44年后,蒋氏后人终于踏上了故乡的热土。16年来,蒋介石的儿媳丘如雪(蒋纬国的妻子),孙子蒋孝勇(蒋经国和蒋方良的儿子)、蒋孝刚(蒋纬国和丘如雪的儿子)、蒋孝严(蒋经国和章亚若的儿子),曾孙蒋友柏、蒋友常、蒋友青、蒋友梅等,纷纷回到溪口,祭祖扫墓。他们带着蒋介石、蒋经国落叶归根的遗愿,以及蒋纬国“回家看看”的渴望,在祖居内、墓道上、宗祠里,跪拜先人,泪洒故乡。
毛泽东
曾下令保护蒋宅
早在1949年5月6日,溪口解放前夕,毛泽东就电告解放军前线指挥机关:“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进驻溪口的解放军,从上到下,坚决贯彻执行这一指示。当时,官兵们的生活非常艰苦,粮食不够,一日三餐只能喝稀饭,但丰镐房里存放的20多袋大米,颗粒未动,其他物品也同样被保护起来。
1956年,一位新华社记者来到了溪口。现年79岁的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溪口研究所研究员王舜祁,曾与该记者有过接触。他回忆说:“那位记者拍摄了蒋介石曾任校长的武岭学校的校长室,又拍了其他遗迹。据说,这些照片后来在一位国家领导人出访时,交由到访国转送台湾,送给了蒋介石本人。”
1958年,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时,著名民主爱国人士章士钊,特意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溪口花草无恙,奉化庐墓依然”。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对台湾“和平统一”的方针。此后不久,经廖承志提议,中央拨出30万元专款,修缮蒋介石故居和蒋氏坟墓。
1981年,胡耀邦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上,宣布“溪口茔墓修复一新,庐山美庐保养如故”,引起海内外轰动。不久,在外交部官员的陪同下,13名世界知名媒体的记者首访溪口。蒋经国看到有关报道后,多次感叹:“共产党做了一件好事,这笔钱应该由我来出。”
1994年,溪口这座江南古镇,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镇上的玉泰盐铺、丰镐房、小洋房等3处蒋介石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增加到8处)。昔日“蒋家王朝的后花园”,现已成为溪口旅游的金字招牌以及国民党人士的拜祭之地。
蒋经国
想葬在母亲身边
“何时再得归哟!”蒋介石兵败逃离溪口时,曾含泪喃喃自语。然而,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再也没能回到故土。他们落叶归根的遗愿,至今仍未变为现实。
蒋经国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大陆度过的。儿时的蒋经国,曾在出生地溪口与母亲毛福梅相依为命。那里给他留下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最温暖的记忆。当上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回忆在溪口的温馨生活。
1949年,客居台湾、极度苦闷的蒋经国在日记中写道:“昨晚夜色清朗,在住宅前静坐观赏。海天无际,变幻无常,遥念故乡,深感流亡之苦。”蒋经国对故乡的思念,往往会反映到政治决策上。他曾说:“两岸毕竟是血脉同根,难道一直让台湾海峡成为阻隔民族来往的鸿沟吗?”为此,他多次派秘使前往大陆,谈论两岸统一问题。
“文革”结束后,大陆官方重修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的蒋家祖坟和故居,并加以妥善保护。蒋经国从电视屏幕上看到大陆官方祭祀其祖母和母亲的镜头时,眼泪止不住流了出来。他感慨道:“溪口丰镐房灯火阑珊,念亲恩,思故乡……”
蒋经国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长期奉行“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两岸政策。但最终,乡情战胜了“三不”。1987年3月初的一天,他问一位幕僚:“唐诗有句描写离家很久的人回乡时心情的诗,你记得吗?”幕僚答:“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蒋经国深有感触地说:“这正是老兵们的心情,你们去好好研究,尽快实施开放大陆探亲的办法。”不久,他在病榻上顶着党内保守势力的压力,决定从1987年11月2日起,准许并接受国民党老兵和一些在大陆有亲人的民众回大陆探亲,打破两岸38年相互隔离的坚冰。
但由于坚持“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一不切实际的信念,蒋经国无法改变两岸分治的局面。直到1988年去世,他也没能再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在弥留之际,他留下遗愿,想要归葬大陆,葬在母亲身旁。
蒋纬国
与家乡“擦肩而过”
蒋经国的弟弟蒋纬国,同样也对祖国大陆魂牵梦萦。蒋纬国想回大陆看看,在台湾是广为人知的事。
生前,蒋纬国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想回大陆访问的心愿。曾有台湾记者问他:“将军,连你都想回大陆?”他当即答道:“我是中国人!我做梦都想回大陆!我想大陆都想疯了!”言毕,已是热泪盈眶,哽咽难语。
随着年纪的增长,蒋纬国的思乡之情越来越强烈。他常对人说,每当听到“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只剩古月照今尘”这段歌词时,他都会忍不住掉眼泪,因为他想回大陆,想回家乡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
少年时代,蒋纬国曾与义母姚怡诚在苏州生活,并在苏州东吴大学就读。晚年,他常向友人表达自己对苏州的思念。1992年1月,他在写给昔日同窗程金冠的信中说:“一峡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岁月悠悠,吾于母校同窗之旧时往事与校园情景,依然依稀记得,恍如在目……但愿苍天佑我中华,早日统一,来年将能与诸友齐集母校同庆往后之校庆,并倾积愫……”
因身份特殊,蒋纬国不能回乡祭祖。1994年四五月间,他的密友吴神农回大陆探亲。行前,吴神农去见了已是78岁高龄的蒋纬国,说探亲期间想去溪口看看蒋家故居。蒋纬国微笑颔首:“好啊!那你帮我到我祖母坟上祭祀一下,献个花!”此后,他时常会拿起吴神农带回来的照片,一张一张地仔细翻看,并总是盯着照片发呆,眼神里透出难以言表的哀伤。
事实上,蒋纬国有过一次重回大陆的机会。1993年9月初,他应美国侨界、文教界团体的邀请,前往洛杉矶参加“中国当前统一问题之探讨”学术研讨会。会后,他悄悄飞到俄罗斯,准备转赴大陆,实现多年的归乡夙愿。不料,此事被台湾媒体公开披露,他只好作罢,折返美国。
在梦里才能回到故乡——这样的无奈和遗憾,从1949年开始陪伴蒋纬国,直到他1997年因病去世。(据《环球人物》)
蒋介石溪口故居。
蒋介石(中)和蒋经国、蒋纬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