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日上午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3位参与起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专家,对纲要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进行解读。
未来10年年年扩招
纲要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人增至355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岁~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
从规模增长看,我国从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09年的7年间,宽口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以上,后期增幅已有放缓,比如2009年比上年增加仅2.48%,所以按照专家组的预测,到2020年前只需要每年增加1.6%,平均每年增长50万人就可以达到未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
我国今后主要劳动人口的存量当中,特别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口存量将会达到两亿人,相当于世界第五大人力资源存量。而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如能跃升到20%以上,则意味着我国高端人力资源开发将达到全球范围内前1/3的水平。
录取增加两项依据
所谓综合评价,指除了统一高考,还要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这两项也是对学生进行更全面评价的依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对新增加的两项依据作出解释。他表示,现有的文理分科的高考今后将逐渐淡化其唯一性,文理分科的形式也将逐渐改变。为表示改革的决心,张主任向记者们承诺:“如果2020年高考仍然是现在这种文理分科的形式,我请你们吃饭。”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现有的会考不同,不是“考一门、扔一门”的考试,而是对某一学科进行综合测试。考试内容可以从国家标准题库中抽取,也可以由社会考试机构来组织。高校在录取时,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和各专业需要自主选拔录取。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都可能是录取的重要依据。
在原有招生办法中,体现公平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分数能体现学生发展水平,但不应该是唯一标准。这会引导学生只重视考试分数,不重视全面发展。所以高考改革方向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