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化遗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历史烟云中的
三家村溯源
历史烟云中的三家村
“三叔”魂归三家村
《张氏家谱》中待解之谜
“文化村”人才辈出
□晨报记者 陈志付 文∕图
“文化村”人才辈出欢迎提供文化线索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4 月 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家村溯源

  一条无名的小河从三家村穿过,将该村分为前村和后村,小河南岸原来有3座巨大坟冢,村民称其为大冢。

  记者采访时,有几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围上来说,他们都记得这3座相邻大冢原先特别高大,高近两丈、直径几十米,中间的大冢旁边原有一棵直径约1.5米的古树,当地人称其为“报马树”,他们小时候经常在报马树下面或爬上坟冢捉迷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们为牲口垫圈时都到这里取土,高大的坟冢渐渐被夷为平地。如今已成了菜地、麦田。

  村民们都晓得三家村最早时叫三冢村,因这3座大冢而得名。至于这大冢是谁的坟墓,村里没人能说得清,他们笼统地将其称为“三叔坟”。

  “家谱中介绍了三家村的来历,都是古人写的,俺看不懂。”村民张爱平拿出了《张氏家谱》。

  张姓在三家村人口众多,《张氏家谱》自清乾隆十七年始编后,历经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数次续修,形成了元、亨、利、贞四卷,共247页,约8万字。除了按照惯例编修家谱之外,《张氏家谱》中还收录了《细诗公传》、《三冢村记》和《伯佐首管子三家村记》等文章,对三家村的历史及人文自然景观都有所介绍。

  据《三冢村记》记载,三家村一开始叫三塚(冢)村,由于忌讳“塚”字之意,又因为“塚”与“嫁”的写法比较接近,有人便将三塚(冢)村改成了三嫁村。后来有人认为三嫁村这个名字还是不好听,便去掉了“嫁”字的女字旁,三嫁村就成了三家村。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