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影响-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世博给中国带来什么
游药王隐居第一洞 赏鹤鸣谷世外桃源
影响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刊
无标题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10 年 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博给中国带来什么

  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人对世博会既熟悉又陌生。从最早的鄙薄到有限参加,再到今日的东道主,世博会中的中国历史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曲折。

  世博会在很多层面给中国人带来了深远影响,但最重要也最为迫切的是世博会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一个展示的机会,世博会也给了世界一个机会,一个了解真实中国的很好的机会。

  

  众口说世博

  

  余秋雨(著名文化学者、作家):

  世博会实际上是人类集中最聪明的头脑为未来几年发展编写的课本,是为未来世界设计今后要走的路;举办上海世博会,中国的文明程度、审美程度以及对未来的责任感都将获得大幅度提升。

  于丹(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世博会其实不是一次简单的物质博览,它是给了这个地球村里的公民通过一种简易方式走向辽阔世界和走向自我心灵的一种可能性。世博会提供了中国各个角度上的自我实现,包括从每一个中国人走出去,一直到整个国家的形象。

  姚明(中国著名篮球球星、现NBA火箭队球员):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集中展示各国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成就的全球盛会,是为城市和企业创造交流合作平台的盛会,同时也是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一次精彩诠释。

  萨马兰奇(已故前国际奥委会主席):

  上海通过这次世博会承受了现代化的挑战:它在5月1日将打开自己的大门,准备迎接数以千万计的来客。他们来自各大城市和地方,将在这里相聚,寻找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良方。我完全相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将再一次向我们显示他们热情好客、热爱和平与日益进步的国民素质。

  

  世博会期间的昆曲盛宴

  

  4月17日上午11时许,刚刚开机的张军看到记者的短信留言,很快打来电话,他笑着说,难得这个周六给自己放了半天假,美美睡了一个好觉。最近筹备世博会的昆曲演出,两个字,超累!

  张军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通过十年坚持不懈的“昆曲走向青年”等活动,张军成为上海赫赫有名的“昆曲王子”。

  张军曾想在世博会展馆中展示昆曲,在跟世博局和有关方面多次沟通后发现,要在展馆里大篇幅地展现昆曲不大现实,因为展馆还是以参观展示为主,短平快见长。

  “于是我们就自己想办法。世博会期间,其实上海每个地方都是主战场。”张军在青浦的朱家角找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明清时期的古典园林,开始和著名音乐家谭盾共同担纲制作中国首个园林实景昆曲演出:《牡丹亭》,5月将揭开神秘面纱。

  世博会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张军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很多人会认为是提升国际形象、拉动经济、带动旅游、刺激消费、扩大就业等等,都对,但张军认为,他现在思考的却是世博会到底会给我们中国文化留下什么。

  “400年前昆曲最辉煌的时候是什么样式?400年前的《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是怎么令人感动的?我想这些东西找出来后,既能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好友感受到表演本身的魅力,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那种真正精髓的精神。”张军说。

  据悉,这场昆曲的实景演出盛宴在世博会期间大概有80场到100场。

  外国人对中国了解太少

  

  4月初,张军应美国哈佛大学的邀请,出席由哈佛美中关系协会组织的年度主题研讨会,并发表了题为“给过去一个未来”的闭幕演讲,宣传昆曲艺术。哈佛之行是张军“全球著名高校巡讲计划”的第一站,张军计划在今后几年中走遍全球知名高校,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昆曲艺术。

  在国外不停地演出、讲座,张军发现一个现象,其实外国人绝大多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现状缺乏了解,而且一些了解还非常片面。

  在德国,张军曾看过一个戏剧表演,节目展示的中国竟然还停留在文革时期。

  这让记者想到了上海市科委世博科技促进中心一位专家给记者讲的一个小故事。2010年3月,这位专家去英国访问。英国要在中国搞一些科技合作活动,行前他们要对前往中国的英国企业家进行一些培训,告诉他们中国是什么样子,培训用的竟然是毛主席像章和红宝书。

  在场的这位专家实在忍不住了,就告诉他们说:“这些都变成收藏品了,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你们太不了解中国了。”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气象先生宋英杰对此也有着深刻的体会。

  4月17日晚,记者和宋英杰通了电话。次日一早,他将飞往上海,准备世博会世界气象馆的活动。世界气象馆这次是第一次独立出现在世博会这个国际舞台上。世博期间,这里将举办气象专场秀、播报秀,还有气象主持人国际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这场专场秀将第一次会聚全世界的气象节目主持人同台献艺。在和国外主持人一起排练时,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第一次见到西班牙主持人时,这位主持人竟问宋英杰,你们也穿西装啊?怎么不穿长袍呢!

  宋英杰说,他们其实挺偏狭的,了解的信息远不如我们对他们了解得多。中国人看世界看得很全面,外国人看得反倒很片面。他们有时会有一种无端的优越感,比如问中国的气象节目主持人,你们也报天气,行吗?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中国的监测设备、预报手段、服务水平丝毫不亚于他们。

  

  一个展示真实中国的好机会

  

  事实证明,中国博大精深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其实并不被他国所熟知。对为数不少的没有来过中国的西方人来说,中国还是一个童话,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未知土地。

  诺克斯维尔举行的世博会对中国来说是颇具深意的转折点。经历了多年风雨洗礼的中国在几十年后重返世博会的舞台,预示着这条东方巨龙的苏醒。当时的美国人很少了解中国,他们对神秘的中国充满了好奇,中国馆前每天都排着长长的等待参观的队伍。

  最后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馆每天接待观众近3万人,竟然占世博会日参观观众总数的近l/4。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中国盼望融入世界,世界也渴望了解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看自己与世界看中国竟有非常大的不同。

  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认知方面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分析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是因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影响力还不够。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国现在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就是希望扩大中国的软实力对世界的影响,然而这还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

  第二,虽然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增强了,“中国制造”几乎遍布海外,可似乎我们的贡献越大,引起的反感越多。这说明跨文化交流不是件简单事,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第三,西方对中国的报道长期存在偏见和误解,也令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为人所知。

  中国人向往世博会,到现在为止,中国参加了12次世博会,但举办世博会还是第一次。世博来临,举国期待。

  

  中国最应该展示什么

  

  一份调查发现,在“最能代表中国的事物”这一问题上,多数外国人给出了长城、功夫、中餐等答案,其中长城被最多的受访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最佳代表,也有相当一部分外国人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功夫”。但对中国人十分自豪的四大发明,很多外国人甚至都不了解。而在“最能代表中国的动物”选择上,龙和熊猫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占据前两位,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则略胜一筹。

  这项调查表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还过于符号化和片面化。

  中国驻法国前大使吴建民曾经指出:世博会的价值有四个“大”,即大展示、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展示是第一位的,没有展示,所谓“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是无法实现的。

  那么中国最应该拿什么向世界展示,来改变我们的世界形象?毋庸置疑,是文化。

  世博会的核心就是展示,它本身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活动,是国家的广告,是“文化的推荐”。文化有很多种,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推荐展示的文化?

  我们一定要展示自己的文化精髓和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日渐模糊的当下,这点尤为重要,比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

  这次世博会,我们也拿出了不少重量级的宝贝参加,比如从未出过门的铜车马等。世博会是看稀奇,但更重要的也是看门道、看文化。(华商)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