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血型漫画”很生动很搞笑
20万元寻高知家庭寄养
海宝“走光照”网上大热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5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万元寻高知家庭寄养

  卖卤肉的父亲发帖称,要避免儿子再吃家庭教育的亏 

  20万元寻高知家庭寄养 

  迫切认识到“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可是自己文化程度较低,无法给儿子好的成长环境。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卖卤肉的吴单(化名)在论坛发表了一篇帖子《“孟母三迁”引发的二十万悬赏》,想为“天资聪颖”的儿子找一个“高知识、有文化氛围”的家庭来寄养……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他承诺的这20万元从哪里来?

  

  █爸爸说

  想为儿子寻找一片“成长之海”

  在帖子里,吴单以自己写的一篇童话《小龙寻海》为开篇。故事大意是这样的:猴爸爸和牛妈妈生了一个小龙仔,小龙仔一天天长大,猴爸爸发现周边的池塘、湖泊太小了,不能满足龙仔的遨游,已经影响到龙仔的成长了。龙要到大海里才能有所作为。猴爸爸决定把龙仔送回大海。猴爸爸语重心长地对龙仔说:孩子,这才是你的天堂,大海里的叔叔阿姨可比爸爸妈妈有能耐多了,你要用心学本领……

  吴单借此阐述了自己的育子方法:孩子一开始就是一张白纸,一团胶泥,是可以任意涂抹、捏玩、教育的。而教育要有眼界,试想井底之蛙能教育出雄鹰吗?

  所以,吴单向社会求助,想为儿子“寻海”。他说,谁要为儿子寻到“海”,他就会以一间年收入20万元的店铺作为回报。

  

  儿子天资聪颖,绝对是个人物

  2日,在自己经营的卤肉店里,吴单对自己的育子计划侃侃而谈。今年39岁的吴单瘦弱,有些不修边幅,他说自己就是吃了“家庭教育”的亏: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写的全是与父亲的敌对。这些都被他写进了自传《父与子》。

  吴单笔下的父亲没有什么文化,只会“棍棒教育”,对于自己喜欢读书、写日记的爱好,父亲都认为是浪费钱、浪费电,还常常拿吴单写在日记里的那些梦想、爱好来嘲笑他。吴单有个叔父很喜欢读书看报,吴单曾希望叔父能收养自己,却没得到同意。因和父亲的理念不同,吴单读完初二就辍学打工,拉过三轮车、摆过地摊,三年前才在仁寿开了一间卤肉店。

  因为成长的艰辛,他深刻意识到父母与孩子之间交流的重要性,也明白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他将希望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吴单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成绩不好,对于小儿子林林(化名),吴单认为是个天才,“天资聪颖,长得也好,以后绝对是个‘人物’。”

  

  代养家庭最好是做学问搞研究的

  林林已经上六年级,吴单认为自己没办法给予林林更好的教育,而且自己周围的人“素质都不高”,吴单便开始筹划一个他自称为“合作家庭”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将孩子送到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里寄养。

  吴单认为合作家庭就像企业与企业间的操作模式,“互帮互助,把孩子比作一种产品,集中优势共同开发,挖掘其最大潜能。”吴单也知道这样的“合作方式会涉及亲情、伦理、道德甚至法律等问题,但只要这些问题把握好了,就一定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对于想要寻找的家庭标准,吴单认为需要符合三点:一是没有孩子或孩子去世,这样才能把林林当作己出。二是文化氛围浓厚,最好是做学问搞研究的。三是要承担林林的生活费用。

  

  █老师说

  暂未发现孩子有过人之处

  记者找到林林的班主任和几个任课老师打听林林的情况,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发现这个孩子的过人之处”。班主任说林林的行为习惯一直不好,上课调皮好动,老师必须经常督促他,他的成绩才能保持在中等水平。班主任称林林的父亲几年前就在网上发文称林林是天才,要为他找“合作家庭”,当时也有记者前来采访,还把林林带去测了智商,结果和普通人一样,“家庭教育是很重要,但是孩子自身也要有学习上进的心,不然什么样的教育都无法达到目的。”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游永恒表示吴单的出发点无可厚非,至少证明他是个有责任感的家长,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想通过找到一个寄养家庭来帮助儿子成长。但是,游永恒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很多因素,吴单提出的“合作家庭”教育模式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寄养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孩子能不能接受,会不会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等。而且,如果孩子在这样一个家庭寄养,成绩依然没有提高或者也没有长足的进步,家长和孩子的挫败感会更强烈。(据《成都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