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西县一所小学68名学生自4月23日出现不适已10天。5月2日,陇西县首阳镇卫生院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诊断均为:群体性癔病症。但至于由什么引起,还有待相关部门调查。(5月3日中新网)
□王旭东
2009年6月24日山东莘县20多名小学生注射疫苗后出现头昏等不适症状,被确认为“群体性心因性反应”;2010年4月22日广东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坑仔学校46名小学生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现不适症状,经检查为“心因性反应”……接种疫苗引发“癔病”,闻农药也引发“癔病”。说你癔你就癔,不癔也癔。
医学知识告诉我们,癔病症,亦称“心意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病。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因此,“暗示”是关键词,尤其是针对未成年的学生。
学生如此“高发”癔病,我们不得不问:“暗示”之源到底是什么?
闻到农药味就诱发“癔病”,似乎没有任何的“暗示”。但是,最近频发的“学生中毒事件”可能是“暗示源”——4月9日10时许,邢台市巨鹿县后辛庄中心小学住宿生中数十名孩子出现呕吐、头晕甚至拉肚子等疑似中毒症状。初步判断,中毒原因为孩子们饮用的酸牛奶中出现了过期产品。4月19日上午,旬阳县百余学生喝了“人人高”袋装奶后,出现恶心、头晕、腹痛等症状。初步调查,该批次牛奶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两项指标严重超标……抑或,“暗示源”是校园安全的脆弱与不堪一击。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越来越多的学生生活在“恐慌”与“恐惧”之中,生活在缺少安全感的校园里。孩子更应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学生“癔病”频发,本质上讲,是社会没有给予学生一个“免于恐惧的自由”,恐惧、担心、焦虑成为“暗示源”。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所认为的,要让弱者免于生活无着的恐惧、免于被欺辱蔑视的恐惧、免于被社会抛弃的恐惧,让普通人免于成为无辜受害者的恐惧,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