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公平比“天才”更重要
陕西招办“卡人”:一场招生权力博弈的闹剧
真正的天才不依赖“破格录取”
菲人质事件
新闻直播的价值
菲人质事件中的宽恕之道
公 告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8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菲人质事件中的宽恕之道

  □李磊

  

  有反恐专家指出,此次解救失败总体来说,原则不明、方法不当、不够果断,行动缓慢,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救人良机。悲剧传来,举国震动。而随着菲律宾籍司机在车上谈笑风生,菲律宾女学生在我同胞遇难场所合影留念的照片等细节被曝光后,更是激起国人更多的愤慨。于是,与菲律宾政府断绝外交关系,对其经济实行制裁,赶走菲律宾佣人等最极端的语言与情绪,在部分网民中传播与蔓延。

  总结中国公民的悲与愤,往往有两个思维角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我们,对遇难同胞怀着悲悯之情,对菲律宾警察的无能表示愤怒。另一方面,我们有意无意地以共同体的视角来审视着这个悲剧,凭什么死的人质都是华人同胞?显然,划定界限,分清敌友,往往是人类政治思维中最本能的条件反射。

  现代社会的正义原则,要求我们对一切不义的行为进行惩罚,然而,惩罚不是株连,绑匪已经死在枪下,即使菲律宾警方的愚蠢行径让我们很愤慨,从而要求他们必须给死去的同胞一个交代,但不该把更多的责任连带到其他菲律宾人身上,特别是那些到中国领土从事服务业的弱势群体。凡事求公正,以恶报恶,那么人类必将进入一个冤冤相报的循环,政治世界便不可能存续下去,和平的政治环境必将遥遥无期。

  由于人类理性的限度,在我们目力所及的范围内与可以看到的未来日子里,类似的极端残暴事件一定还会发生。和解与商谈政治似乎依然过于遥远。然而还是要充满期待:期待公民个人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表达观点,同时,在心态上,少一点报复,多一些宽恕;期待国家等共同体层面的和平,是基于人性之中普遍主义的情怀,却不是画地为牢的民族主义想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