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钩 沉
上一版3  4下一版  
趣说房玄龄夫人“吃醋”
两大“顶尖技术”
被窃始末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10 年 9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古代瓷器与丝绸业发达
引来外国觊觎

两大“顶尖技术”
被窃始末


  瓷器与丝绸是中国的两大金字招牌,这两种东西,是古代中国出口贸易的“独门绝学”,既能赚来成箱的黄金白银,也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

  天下谁不知道“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当然,这两条路并非中国人自吹自擂,而是西方学者的馈赠。

  “丝绸之路”,是一条陆地交通线,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来的,他曾7次沿着这条商路来到中国,著有三卷本的《中国》一书。

  “陶瓷之路”,是一条海上航线,起源于唐代中后期,当时,中外通商,依赖这条海上大动脉。瓷器跟丝绸不一样,怕碰、易碎,最适合海路运输,因此,“陶瓷之路”,又称“海上丝绸之路”。

  工业革命来临之前,中国贸易几乎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最牛气的,莫过于丝绸和瓷器这两件看家名品。

  可惜,风水轮流转,丝绸与瓷器作为国之瑰宝的绝密技术,先后被窃取。

  中国从当时技术强国、生产强国和经济强国的地位上迅速滑落下来。

  那么,这两项国家级绝密技术,是怎样被窃取的呢?

  

  ◆公主偷走桑种蚕卵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就称我国为“塞里斯”,也就是“丝国”。

  其实,养蚕和缫丝,是丝绸制作的核心技术。历代政权,对于丝绸的制作技术,尤其是养蚕技术,控制得极其严密。

  在西汉,桑种和蚕卵根本就带不出边境,即便达官显贵也要仔细搜身,休想偷运一点。

  难怪古罗马的大奴隶主都把中国出口的丝绸视为无上珍品。直到五世纪,他们还不知道那些美丽、光柔的细丝是从蚕宝宝的嘴里吐出来的。

  对于丝绸制品,历代朝廷也严防死守,甚至清王朝还严格限制出口。乾隆皇帝曾明确规定:洋商只准贩运数额有限、档次较低的“湖丝”,上等“湖丝”和丝绸制品,禁止外运。

  丝绸制品奇货可居,惦记这种技术的“外国人”就有成千上万。处心积虑窃取到成果的,是西域人。

  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瞿萨旦那国国王很希望自己国内能栽桑养蚕,曾向“东国”要桑种和蚕卵,遭到拒绝。“东国”国王为了防止蚕种偷运出境,还命令关卡对出境的人严密检查。

  《大唐西域记》上没有明确“东国”是哪里,可能指瞿萨旦那国的东邻小国,或者就是北魏。

  为达到目的,瞿萨旦那国国王要求和“东国”通婚。

  获得应允后,派去的使臣便秘密地告诉公主,请她设法带些桑种和蚕卵来。

  最后,公主把桑种和蚕卵藏在帽子里。出境的时候,士兵没有仔细检查公主,中国的丝绸制作的核心技术,就这样被悄悄地盗出了边城。

  

  ◆马可·波罗带走制作方法

  

  瓷器的四大特性是:  一、胎料必须是瓷土。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透明或半透明,胎体几乎不吸水。二、胎体必须经过1200℃至1300℃的高温焙烧。三、表面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地。四、成品的胎体必须坚硬、细密,能叩出清脆的金属声。

  中国把这项神秘的技术,死死地攥了上千年。

  16世纪至17世纪,中国瓷器涌入西方,最风光的是龙泉青瓷在法国登场。龙泉青瓷,冰清玉洁的色彩和质地令法国人瞠目结舌,他们根本就弄不明白,这种珠圆玉润的宝贝是怎么烧出来的。

  瓷器,始终是欧洲人的奢侈品。早在隋唐时期,中国瓷器就流传到国外。欧洲人个个对瓷器垂涎三尺。中国瓷器随即超过黄金的身价,成为财富、地位和品位的象征。据说,德国的奥古斯特二世曾做过一回“瓷器生意”:1717年,他用600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骑兵,换取普鲁士威廉一世的127件中国瓷器。

  正因如此,欧洲各国始终做着“CHINA梦”。

  英国人简·迪维斯在《欧洲瓷器史》一书中说:“几乎整个18世纪,真正的瓷器制作工序是一个秘密。”

  当时,全世界掌握这项先进技术的,只有中国人,而且,早在东汉时代就已经掌握了。

  远足中国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春风得意地回来了。他最想干的事就是著书立说,吹嘘东方的强大、繁荣和财富。

  《马可·波罗游记》1298年问世,这本书较为详尽地记载了中国瓷器最基本的制作方法。

  欧洲人立刻急红了眼,纷纷挽起袖子,照葫芦画瓢。可惜,技术毕竟是技术,哪能搬来就用?苦苦地钻研了400年,他们才刚刚摸到了瓷器制作的门道。

  1708年1月15日,一个名叫贝特格的德国人总算烧出了真正的白瓷,这一天就是欧洲瓷器的诞生日。

  丝绸和瓷器的国家绝密技术,彻底失守了。

  与此同时,一个经济强国、文化强国也缓缓地走进了历史的落霞晚照中。

  (据《太仓日报》)

3上一篇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