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读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康熙数十年不葬祖母之谜
“红颜祸水”是指哪位美人?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09 年 3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康熙数十年不葬祖母之谜

  6岁的福临能被拥立为皇帝,是权力斗争的微妙结局;但是在众多的皇子中选中福临,拥有重权的多尔衮表示同意,这和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是分不开的。对于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这也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传言的产生,始于张煌言(即张苍水)所写的七言绝句。在这首题为《建夷宫词》的诗中写道: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这首诗写于顺治七年(1650年),并在民间快速流传开来。可是,如果清初真有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封摄政王为“皇父”一事,必然有颁诏告谕之文。然而,虽然传言众多,但一直没有关于太后下嫁多尔衮的可靠的史料佐证。

  

  ◆孝庄与多尔衮相恋是否属实?

  

  民间流传着太后下嫁摄政王的传言,很可能与孝庄和多尔衮相恋的事实有关。清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创业过程中,皆得力于政治婚姻。太宗的孝端、孝庄两位皇后都出自于博尔济吉特氏。满洲皇室与这个家族多次结姻,早已成为国戚第一家。

  孝庄皇后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清史稿》中记载她“于天命十年二月来归”,那时的孝庄不过是13岁的孩子,按当时的情况估计,她是来投靠她的姑姑,等到年龄合适的时候再择佳偶婚配,本没有打算当太宗的妃子。而多尔衮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长孝庄一岁。由于在努尔哈赤驾崩后,四大贝勒处于政治利益的考虑,逼迫多尔衮的母亲陪葬,这样尚且年幼的多尔衮和弟弟多铎,就由太宗抚养。此时多尔衮15岁,孝庄14岁,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而且年岁相当,滋生情愫,是极为正常的事。而传说中,多尔衮毫不避嫌“亲到皇宫内院”,见到孝庄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任何人。

  此外,多尔衮是否曾自称为“皇父摄政王”也是这场传言的一个疑点。《朝鲜实录》中记载“皇父”这个称呼只是清朝官吏与朝鲜使臣之间私下的称谓,单凭此一条,不能完全证明有无下嫁之事,只能证明在诏书与使节的官方辞令中,没有公开承认太后下嫁的文字而已。但是,不管怎样,有“皇父”之称传出,即使孝庄没有真的下嫁多尔衮,也必然与其有暧昧关系。

  

  ◆孝庄因何不与皇太极合葬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75岁的孝庄离开了人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孝庄并没有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而是要求别葬于关内盛京之西的昭西陵。如此出于情理之外的请求,引发了多方的揣测,很多人认为发生这种变故很可能是下嫁之故。

  史书记载,孝庄在临终之时,告诉康熙,由于太宗陵寝奉安已久,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不可因为自己而轻动土木;而且自己心中还时刻惦念着顺治与康熙父子,所以,应当在顺治孝陵附近安陵。但这不过是官方文书藻饰之辞,不能够令人折服。事实上,康熙也认为这事难办,所以始终未能安葬孝庄,孝庄的梓宫一直停放在顺治孝陵之侧。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服父丧27个月之后,才动工兴修昭西陵。

  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节中强调的是“入土为安”,但康熙却数十年不葬祖母。虽然雍正解释为康熙与祖母感情很深,不忍下葬,但这始终是说不过去的,其中必有迫不得已的隐衷。在孝庄离开人世之后,康熙违反常规执意要在宫中为祖母守三年之丧,后因朝臣反对,康熙也戴孝将近两年。康熙的言行留给世人的感觉是,在纯孝之外,似乎还对祖母怀有一份深深的歉疚,希望有所补偿,这份歉疚必然是康熙心中的隐痛;这隐痛就是孝庄为了保住皇太极的遗孤,保住皇太极奋斗一生打下来的天下,不得不做出有悖伦常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孝庄不仅没有辜负太宗,而且应当得到太宗谅解,甚至是感激。但是,碍于世俗礼法,孝庄竟然不能与太宗合葬,遭受了莫大的委屈,背负着不白之冤,这是康熙心中永远的隐痛。

  当时,多尔衮提携原本不受重用的满达海等人继承了王位。他们成为议政王之后,自然对多尔衮唯命是从。此时,八旗兵力的分配情况是:两黄旗,名义上归清世祖,实际上由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指挥。正白旗,为多尔衮的嫡系武力。镶白旗,本由多尔衮胞弟豫亲王多铎为旗主,此时亦归多尔衮。正蓝旗,本为太宗所有,顺治初又归多尔衮,而名义上的旗主为豫王之子多尼。正红旗,此旗为代善所有,现在旗主为满达海。镶红旗,旗主为克勤郡王岳托。这样,多尔衮握有两黄、两白、正蓝五旗,对两红旗也有影响力,只有完全属于郑亲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是唯一的敌对势力。

  在这样的绝对优势之下,多尔衮还有什么事办不成?多尔衮贬斥了郑亲王济尔哈朗,诛杀了豪格,手握重兵,党羽密布,所有的反对势力都已臣服,他唯一有所顾忌的,就是孝庄太后。那么,多尔衮由未入关以前想夺皇位而不能,到此时能夺皇位而不夺,其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孝庄。作为少年时的爱侣,孝庄以万般柔情,约束了多尔衮的“最后行动”。

  至此,可以判断孝庄决无下嫁多尔衮之事,但其失身却是不可避免的。孝庄留下遗旨不与太宗合葬,就是认为自己身上有污点无法与太宗同穴。康熙完全了解孝庄当年的苦心,所以对孝庄很感激。孝庄去世之时,不能葬于皇太极昭陵,康熙也不忍心让祖母孤零零地别葬他处,所以才形成了停孝庄梓宫那么多年,而无法下葬的局面。孝庄不能与太宗合葬的苦心不仅康熙明白,朝臣心中也如明镜一样。

  (据深圳新闻网)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