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与电视剧《郑和下西洋》的导演马骁聊天的过程中,记者也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了这样的意味。
600多年前,当时世界上军事最强大、经济最繁荣、疆域最辽阔的大明王朝启动了第一次远洋航行,此后的28年间,船队的领导者郑和带领船队七下西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
西方学者评论郑和是“准环球航行的先驱”,这个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壮举掀开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崭新的一页。在它背后,是那个正值“永乐中兴”时期、拥有无限发展机遇的大明王朝。然而,导演马骁却清楚地记得,自己在《朱元璋大传》中看到,朱元璋当政时期,强令执行这样的规定:“片板”不可下海,“民不出一里,商不出一村。”而这种做法就是为了防范人们思想和物质的流动,以免给自己的统治带来不稳定因素。
在这样的“祖制”之下,明成祖朱棣是怀着怎样的勇气和魄力,下令船队破冰远航的?郑和下西洋又预示着什么?它为这个以重农抑商为宗旨的文明古国带来了什么?当第一次自觉自愿地打开国门时,当时的人们又是抱着怎样一种心态看待这个世界的?这一系列的问题也就成为了《郑和下西洋》一剧的主线。
马骁说:“在接手《郑和下西洋》之前,这部作品已经筹备、策划了四五年之久。而在我接手之后,我们又仔细筹备了半年多才开始正式进行拍摄。我相信,大家并没有将这部电视剧当成‘郑和海外传奇’去编写,我们追求的不是光怪陆离、曲折离奇的简单故事。我们希望能够带着以上这些问题去审视那段辉煌的历史,在更深的层面上建构这个伟大历史事件与当代观众之间的桥梁。”
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和平崛起的时代,马骁希望借此片告诉世人,什么叫“大国风范”,什么叫“礼仪万邦”。“我们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广阔胸襟,我们有‘强不凌弱,富不笑贫’的古老传统。”在马骁看来,《郑和下西洋》同样具有不小的现实意义。
整部电视剧的拍摄足足经历了7个多月的时间,剧组行程近3万公里。最让剧组头疼的、感到力不从心的还要算是那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
一次为了准备拍摄海上航行的戏,剧组花费不少精力和财力打造了一艘道具船。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第二天正式拍摄了。可当天晚上,拍摄地点刮起了台风。第二天台风过去后,大家“全傻眼了”,“那么大一艘船哪儿还有影子啊,被台风刮跑了!”船没了,可拍摄还得继续,“再造一艘船是肯定来不及了,只能让人赶紧买来艘旧船,然后美工道具的工作人员抢时间将其重新改造刷漆,这才保证了拍摄。”
除此之外,由于原先将海上拍摄考虑得比较简单,剧组也吃了不少苦头。海上靠近岸的地方比较平静,到了深海却是人力很难完全控制的。“假设我们本想笔直向前走,可船帆一挂,不知不觉间船就不知道跟着风往哪里走了。”并且深海的风浪比想像中要强烈的多,剧组购买了3艘20多米长的现代渔船,改造成木船的样子进行拍摄。可没想到,每次拍摄归来,这3艘船就会变得狼狈不堪,不大修一遍怕是不能继续后面的拍摄了。马骁表示,后来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剧组也适当减少了一些深海拍摄的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俨然是3个因素中,最至关重要的那一项。而《郑和下西洋》剧组恰恰在这一项上占尽先机,将此前“地利”的遗憾一扫而尽。
一次早上拍摄一场朱棣醉酒杀人的戏,拍摄前马骁找到唐国强,告诉他可以用化妆将他化成醉酒的样子。可唐国强认为这样并不真实,于是让入买来一瓶二锅头,喝了半瓶,等酒劲上来才开始拍摄。“我跟唐老师合作了很多次,我知道他平时不怎么喝白酒。一大清早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就喝了半瓶二锅头,所有在场的人看了,心里就只有‘佩服’两个字!”
无独有偶,那边唐国强跟醉酒戏“较了一回劲”,这边罗嘉良也借着酒劲发挥了一次演技。同样是在一大早,马骁看到已经扮好一身行头的罗嘉良面红耳赤地坐在一边等待拍摄。本以为只是化妆效果,可走到近前说戏时,马骁才闻到罗嘉良身上略有酒气,拍摄过程中,他更是在每次休息调整时,频频招呼助手帮他拿点喝的过来。
罗嘉良跟马骁开玩笑说:“导演,我实在喝不了白酒,喝了就直接晕过去了,所以只能喝啤酒找感觉。”听着这样的玩笑,马骁心里却并不轻松:“为了演这场戏,他足足喝了十几听啤酒,数九寒天的,连啤酒都被冻出冰碴子了!” 在一次吃饭的时候,罗嘉良敬大家喝酒时表示,感谢剧组上下对他的帮助,敬到马骁这里,他连说不敢当。如今说起这个来,马骁仍然感慨:“这不是客气的话,如果没有几位演员以及所有工作人员敬业而出色的表现,这部作品一定拍不好,我应该跟所有人说声感谢才是真的。”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