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文化鹤壁
上一版3  4下一版  
壶中乾坤
      
版面导航  
上一期  
      
2009 年 4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伾山吕祖文化之
壶中乾坤

  文化鹤壁行

  陈志付 13903920602

  E-cn410090@126.com

  大型系列报道

  核

  心导读

  图①吕祖祠山门。

  图②大伾古乐演奏  乐器云锣。

  图③大伾古乐演奏  现场。

  道教用“壶天”一词比喻神仙出入的仙境。“壶中乾坤大”中国道家如是说。“壶”便成为了道教文化的特殊符号。

  浚县大伾山吕祖祠建筑群,远远望去,如悬于半空的玉壶。作为中国道教文化缩影的圣地——吕祖祠,它小小的“壶”中又演绎着人世间怎样的境象?

  □

  晨报

  见习记者

  马珂

  文

  /图

  ■壶内说

  道教传入浚县的确切年代已无证可考。《浚县志》中这样记载,元代以前道教即传入浚县,可知浮丘山碧霞宫并非浚县最早的道观。吕祖祠的道士对记者说,大伾山与浮丘山的道家属同一宗脉,即全真道华山派。自祖师到他们这一代道人,至少应有800年的宗传。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去世的道长吴太和,到如今的“恒”字派,也有七代人。

  

  ■壶内说

  世事沧桑

  

  吕祖祠清朝建成后,浚县县令刘德新从浮丘山碧霞宫聘请李青霞为吕祖祠的第一任道长。李青霞是浚县人,隐迹于浮丘山,在当时被认为是道教高人。据碑文记载,他九岁弃家修真,研习道教,后拜白鹿真人为师。他不仅精通神药医术,还有修炼九转仙丹之诀。刘德新本着“求道行纯者以奉香火”的理念,迎请李青霞做吕祖祠的住持,二人常促膝而坐,谈经论道,交往甚厚。李青霞对吕祖祠建筑群的修建也做出了较大贡献。去世后,他葬于大伾山,当时在陕西任职的刘德新还为他亲笔撰写了墓志铭。

  刘德新在入世出世中,寻找一种心灵平衡。最后他没修成“仙”,却修得正果——升了官。然而,在乱世的年代,一些隐于吕祖祠的道士却最终未能逃离世俗的羁绊。

  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位道长张理谦为浚县西杨玘屯村人,1895年,六岁的他从吕祖祠出家,后其师爷供其上学。在当时,张理谦道长学识渊博,为浚县著名的收藏家、教育家、学者。

  1938年3月29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县城。吕祖祠也未免于劫难,八卦楼、文昌帝君像、魁星像、阳明书院等也被日军毁坏,道长张理谦被迫逃出道院。

  日军的暴行激起了吕祖祠道长张理谦的爱国热忱。在日军占领浚县的几年里,他不去日本人办的学校里授课传教,也不给逛山的日本人当导游。吕祖祠道士李理恩、王理杰、郭理深、张延林等也走出了“壶天”,投身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新中国成立后,大伾、浮丘两山的道士陆续还俗,参加当地的革命和建设,其中有7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吕祖祠道长张理谦,在日军投降后,积极支持当地各项工作。他曾两次筹资修葺道观,使被日军破坏的吕祖祠、八卦楼等建筑面貌焕然一新。他爱护山上的一草一木,经常检查和巡视山林,附近村庄的人谁也不敢上山砍树折枝、损坏古木。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理事。他还受到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等的热情接见,并与之合影留念。

  据吕祖祠王道士讲,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一些人为生活所迫,要上山拆庙、伐古柏、盗文物。他们的父辈、师爷两代道人,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日夜守护着大伾山上的庙宇道观,才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

  “文化大革命”期间,道教活动被迫停止,一些道教典籍及设施也被毁坏,许多道士也被批斗。忠厚善良的张理谦道长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6年9月1日,76岁的张理谦道长因不堪忍受折磨,上吊自尽。其坟墓在吕祖祠下青坛路左侧。

  真正的得道高人,不仅能出入于超凡脱俗的世外桃源,更能出入于世事无常的凡俗人间。是张道长道行不够高吗?细想,再深的道行也无力抵制颠倒的乾坤,只能以最后的绝唱,昭示灵魂的高洁。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恢复了道教活动,浚县人民政府为张道长平反昭雪。

  

  ■壶内赏

  大伾古乐

  

  道教音乐犹如步入仙境的阶梯,用自然空灵的音乐,沟通众神灵,超脱于凡俗。上世纪90年代初吕祖祠开放以来,每逢道教节日,道士们就在吕祖祠举行法会,演奏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在上古时代“巫以歌舞降神”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浚县道教音乐保留了大量古代音乐的成分,是研究中国音乐发展史的宝贵资料,被誉为“大伾古乐”。欣赏大伾古乐,可以从中体验道教文化的神韵及博大。

  浚县道教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始于元代,盛于明代,清代稍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地方民俗音乐的养分,同时又采取宫观内部师徒口传心授的形式,完整地延续和传承下来,原汁原味、朴实无华。浚县道教音乐的明显特征是其地方性。同一件法事,虽与外地采用的主旋律相同,但在行腔、旋律方面均带有本地音乐特色,蕴涵着古老神秘的韵味。浚县道教音乐表演时由8人或12人组成,过去指挥者执铎,现在指挥者执手鼓。

  对道教音乐研究颇深的王利民道长向记者介绍,道教音乐又称“斋醮音乐”、“法事音乐”或“道场音乐”,主要在做法事时使用。道教法事的内容,名目繁多,因而道人在做法事时就非常注重就法事的内容来择定其音乐形式,法事不同,音乐的组合也就不同。甚至在法事进行的不同阶段,哪里该用优雅恬淡、缥缈轻悦之音,哪里该用庄严威武、喜庆欢乐之音,都是有相当讲究的。

  王道士告诉记者,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精华,它经历“文化大革命”后,长期停滞,濒临失传。但他年迈的父亲,带领大伾山、浮丘山的道教子弟们,从乐谱到演奏,口传身教,历经三载,才将这一道教艺术瑰宝保留并传承下来。

  寺庙音乐传授原以工尺谱靠口传心记,即“上尺工凡六五一”,相当于现代音符,其形式有声乐、器乐两部分。声乐主要有独唱、齐唱、念白等。独唱一般由高功担任。器乐以合奏为主,演奏乐器有大铙、大镲、手鼓、铛儿、锅儿、云锣、笙、管、笛等。声乐是道教音乐的核心部分,以宣诫诵咒,通过对神灵的赞美表白愿望,感动众神,达到做法事的目的。声乐和器乐水乳交融,相互映衬,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目前,工尺调在国内已很少见,它含有大量的古代音乐成分,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记者看到,在王利民的家中保存着一套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手抄本《道教音乐曲谱》,这成为研究浚县道教音乐的宝贵资料。手抄本中全以工尺谱记录,内录曲谱62首。主要有《步虚声》、《红绣鞋》、《月满天》、《清天歌》、《寄生草》、《一去影无踪》、《茫茫酆都中》等。王利民在父亲去世后,继续研究着浚县道教音乐,为浚县道教音乐深深着迷。为浚县道教音乐申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一直在努力。

  2004年春,河南省民俗学家高天星教授看过浚县道教音乐演奏后称:“浚县道教音乐将民族音乐、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戏曲音乐兼收并蓄,自成一家。”2008年7月,高天星教授为浚县打造正月古庙会文化品牌再次莅浚,在浚县“古庙会研讨会”上,他再次谈到,大伾古乐是浚县之宝,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道教文化遗产。一定要将这个艺术瑰宝保护并传承下来。

  中国音乐学院办公室主任潘国强博士也就浚县道教音乐做了专门细致的调研。1997年7月,在迎香港回归的“全省道教迎回归法会”上,省道教会长黄世杰听了浚县道教音乐演奏后,感慨地说:“浚县道教音乐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发掘抢救保护浚县道教音乐,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壶内看

  古乐传承

  

  大伾古乐,走到今天,经历了诸多艰难与曲折。历史上它曾自由奔放,“文化大革命”时戛然而止,到如今它正徘徊彷徨。虽然有手抄本的曲谱,但是随着精通演奏道教音乐老道人的去世,一些曲谱的演奏技艺也在逐渐失传。

  王利民道长在谈到大伾古乐传承时说,“浚县道教音乐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大伾山上吕祖祠建筑群,包括壶天道院、阳明书院,从古至今数百年间就是道教人士自己管理的道教活动场所。然而,今天真正归道人管理的道教活动场所却不足五分之一。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场所里,要养活十一个演奏道教音乐的道士是很艰难的。但我们想,依靠社会的力量以及各界领导的支持,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是有很大希望的。”

  如今道教音乐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及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重视,为大伾古乐在发扬传承上指明了方向。

  2008年11月,浚县道教音乐入选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权威人士透露,大伾古乐将会顺利入选。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